第299章 大汉风云(十三)(第2/3页)

“至于陛下担心刘陵勾结匈奴与淮南王里应外合的事情,我已经想到了。”石慧拍了拍手,素锦便从偏殿之中带着一个女子走了出来。

那女子穿着普通宫女的衣服,脸上却蒙着纱。宫女走到刘彻和石慧面前,跪下行礼:“奴婢参加陛下,愿陛下长乐未央!”

“解下面纱,于陛下一看。”石慧吩咐道。

“诺!”

那女子摘下面纱,露出了一张有七分肖似陵翁主的面容。若非皇帝与刘陵有过亲密接触,只怕也要错认。

“陛下觉得此女如何?”

“阿娇姐从何处寻来的?”刘彻惊讶道,“难道阿娇姐是想让她假扮刘陵和亲?”

“假扮?”石慧噗嗤笑道,“只要陛下同意,从这一刻开始,她就是陵翁主了。由她去和亲,陛下总不用担心淮南王借此与匈奴人勾搭上吧?”

这女子叫刘玥是当年七国之乱的楚王刘戊孙女。七国之乱中,楚王刘戊战败自杀,他的后人也都获罪。刘玥和弟弟因年幼以罪奴之身进入掖廷令暴室。

石慧将刘玥姐弟从暴室中带出来,加以培养。其弟弟改换身份到了卫青身边的亲兵,刘玥与弟弟感情极深。

这种因谋反之罪受牵连的罪奴几乎没有出头之日。石慧的出现等于给了他们一条新路,不仅刘玥的弟弟有一个可期的前程,她们只要立下功劳,便再也不用背负十恶不赦的谋反之名。

“和亲终非朕之所愿。”刘彻皱眉道。

“她去匈奴自然不仅仅是和亲而已,皇上厉兵秣马多时,可对匈奴内部了解有多少?”石慧道,“选了她去并非因为她有一张肖似刘陵的脸,而是因为她是个受过训练的探子。若是淮南王真要通过她勾连匈奴,彼时陛下大可将计就计。”

“此事朕需要好好想想。”

“皇上最好不要想太久,匈奴使者不会等太久,而一旦动起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事实证明,石慧对于皇帝确实非常了解,一日后刘彻就同意了石慧的计划。一个堵住藩王反战,同时又能为北逐匈奴埋下种子的计划。

皇帝批复匈奴使者和亲的要求,结束了朝堂上关于和亲的争执,并将和亲之期定于初秋。匈奴使者自然是想要立即带着和亲的公主和汉朝的金银珠宝回到匈奴,不过朝廷以和亲之事需要时间准备,终于让匈奴同意了定于秋日。

当然这也是匈奴使者觉得更长的时间准备,汉朝能够准备更丰厚的赏赐和陪嫁的缘故。

打发了匈奴人之后,刘彻亲自赴田家探望重病的田蚡。原是打算请田蚡合作编造一份与淮南王勾结证据的刘彻却因为田蚡病中意识不情透露的秘密取得了真正的证据。

在田府得到了田蚡与淮南王和燕王等藩王往来证据时,刘彻也彻底放下了对田蚡的最后一分怜悯。皇帝与王太后大吵一架后,次日田蚡就病重而亡。

然而田蚡的死不仅没有换取皇帝的最后一丝怜悯,田家依旧被愤怒的君王清算了。

同时,皇帝派天使带着淮南王与田蚡往来,谈论政变之事的证据前往淮南成功让淮南王主动上书献女辅国,并自己准备陪嫁。

淮南王的奏折送到京城,被父亲出卖和亲的陵翁主就病倒了。

然而半月后,陵翁主病愈也没有改变和亲的命运。似乎被这残酷的现实打击到了,这位在长安城轰动一时的交际花迅速沉寂了下来,变得深居简出起来。

想到数月后,陵翁主就不得不前往匈奴和亲,饶是谁也没有多想。

元光元年秋,大汉和亲匈奴的队伍出发数日后,一个美人被蒙着眼睛送进了椒房殿。

当蒙眼布被去掉,对方看到坐在上首的女子却愣住了:“皇后娘娘!”

初入长安时,刘陵曾经拜见过皇后。那个时候,刘陵并没有将这位贵女出生的皇后娘娘放在心上。就算她是窦太皇太后的外孙女馆陶长公主的亲女又如何,不过是徒有身份的绣花枕头罢了。

然而,此刻看着坐在高位之上,仅穿着一身常服却显得贵气无比的女子,刘陵却开始怀疑自己看到的。

她还记得自己收到父王来信,说明献女辅国原委。对于和亲,刘陵并没有向其他贵女一样畏惧,甚至有些期待。她来长安以身体和金钱结交权贵,不就是为了帮助父王谋反,自己可以成为公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