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平安康泰(三)(第2/3页)
最后,便是丘处机和江南七怪将杨康郭靖当做他们争强好胜的工具,着实踩了石慧的底线。这些人号称侠义,行事却如此自私自利,石慧心中是没有任何好感的。
江南七怪不能说他们不仁义,可是马钰传授郭靖武功,柯镇恶差点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了他。若非韩小莹心细阻止,估计郭靖死的也够冤。
石慧原是想独自前往蒙古,只是杨康从未离开妈妈身边,说什么也不愿意和妈妈分开。想到自己的武功已经恢复的差不多,杨康也有五岁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是叮嘱了杨康路上不许叫苦,便同意带他上路了。
将客栈的事情交代给李植,石慧便带着杨康悄无声息地北上了。
杨康自小学文习武也算刻苦,却终有些娇生惯养,到了路上果然叫苦。石慧冷着脸不理会,却慢慢放缓了行程。杨康见妈妈没有惯着自己,到是慢慢适应起来,还自己开始学习骑马。
他们一路北上,从宋土经过金国,前往蒙古。一路上看到汉人宛如猪狗,生活艰辛困苦。长江南岸的百姓虽然也清苦,可是比之金占区的汉人百姓竟也活的像个人样。
杨康何曾见过这等惨状,小脸都吓白了。曾经路过一个村子,见一群金兵强掠民女,那领头的十夫长见石慧年轻貌美便上前轻薄。石慧一把捂住杨康的眼睛,将他抱在怀里。飘然下马,拔出佩剑便将这些金兵屠了个干净。
杨康扒开石慧捂住自己的眼睛的手,小脸上满是愤愤不平:“妈妈这些金人待我们汉人这么坏,等康儿学好了武功,定要杀了他们为汉人报仇。”
石慧一面让被抓的姑娘离开,一面以剑挑开十夫长的衣服,在其胸膛上刻下了杀人者石慧的字样。
“妈妈——”杨康见石慧没有回答自己,娇声唤道。
“你是杨家后人,杨家祖先个个都是抗击外敌的猛将。你要继承杨家衣钵自是好的,只是要先学好了武功和兵法谋略,不要堕了先祖名号才是。”
“康儿那么聪明,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不会给祖先丢脸。”杨康骄傲地扬起了小脸。
对于母亲自小给自己讲的杨家将、岳家军的故事,杨康还是很向往的。当然,石慧也并不讳言告诉杨康杨家将和岳家军打仗虽不错就是愚忠了些。
为将者应该效忠的是天下百姓,若是遇到一位明君,效忠皇帝也是保卫百姓。若是遇到昏君,那还不如揭竿而起,自己去做明君。
“好,妈妈的儿子定是这天下最聪明的孩子,将来必定是个大人物。”石慧抱着儿子,高兴道。
母子两人走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到了蒙古。只是蒙古草原也是极大的,加上语言不通,在草原上漂泊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发现李萍母子的下落。
在蒙古草原流荡了一个月,杨康连蒙语都学会了。石慧才能用蒙语问路,简单交谈,杨康已经能够拿出糖果哄得那些蒙古小孩与他一起玩耍。
杨康虽然生的文弱模样,只是他学了武功,与那些孩子学习摔跤玩耍更是一点就通,很容易与那些孩子打成一团。
“妈妈,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啊?”杨康缩在石慧怀里,撒娇道。
“康儿想家了?”
“想,我想阿植哥哥,想馨儿妹妹,还有付奶奶……”杨康掰着手指数道。
“我看你是想付奶奶做的小点心吧!”
“康儿真的想付奶奶了,点心……点心只是顺便的。”杨康不好意思道。
石慧不由好笑,揉了揉他的小脑袋。
“妈妈,是不是找不到郭伯母和阿靖哥哥,我们就不能回家啊?”杨康小声道。
“找不到,妈妈只好带着康儿一辈子住在大草原上了。”
“那可不好,我还是喜欢家里。”杨康忙道,“老天保佑,一定要快快找到郭伯母和阿靖哥哥才好。康儿真的好想好想回家啊!”
杨康一面念叨,一面还从马背上站起来,抱着石慧的脖子四处张望:“妈妈,那里有人。”
石慧回眸望去,远处有个小小的蒙古包。蒙古包前,一队蒙古骑兵正围着那一个孩子喝骂鞭打。
那孩子不过五六岁,虽然穿着蒙古袍,却是汉人模样,蒙古人一鞭子一鞭子往下抽,他还仰头质问道:“你为甚么打我?我又没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