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诸子可封?(第4/7页)
“父皇,事非因我而起,只是总有人千方百计想把事情往我头上扣,不就是想让我出面开口说话,我不上这个当。”刘元如实而答之,她又不傻,有人想逼她出手,她还非中人的计不成?
刘邦倒是没说刘元太稳,稳得让他心下不喜什么的,只是指着前面的人道:“他们都说人是你指使闹的,就为了将来朝廷不收回你的封地。”
刘元连眼皮都没抬地答道:“是不是我做的,旁人不清楚父皇不知,早在消灭项羽,天下一统,父皇称帝之初,因有言在前而不得不分封诸王,初回长安见到父皇时我便与父皇说过,分封诸王必生乱。诸王之乱已平,父皇提及异姓不可封王,我却认为同姓之王可封,但绝不能赐下封地,令王掌兵权,今虽不以为大汉之祸,将来却未可知。”
最开始反对分封的人就是刘元,刘邦比谁都清楚,“至于不想收回我的封地,刘元虽为女流,却也知道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于满堂臣子许下的承诺,十年之期一到,封地大权必归于朝廷,谁若敢不还,诛!”
一个诛字,杀气横溢,霸气十足,想告刘元状的人,不好意思,听到刘元过于果决的一个诛字,他们心里直发毛。
“好!”刘邦见刘元的目光清明,半分不曾迟疑地说出一个杀字,而刘元再接再厉,“至于父皇的儿子们?父皇早些年便说过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想封王封侯,让他们凭本事,没本事却因为生为父皇的儿子而得以封王封侯,父皇觉得,与贵族们何异?刘肥是父皇的长子,小叔多年有功于大汉,他们都没封,这些弟弟们能封?”
说来说去,刘元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分封,更不同意在这些人没有功劳的情况下给他们王位,侯位。
“阿姐不是也封了。”有人小声地嘀咕一句,刘元还没回应,刘邦却不客气地怼道:“你们若是哪一个有你们阿姐这般的功劳,朕也能封你们。没本事还没胆子,你倒是说得大声点。”
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没用,也不想承认自己的儿子太没有用,可是不想承认都不行。
封王封侯,刘邦未必没有这份心思,可是有什么办法,刘元不同意,不能否认刘元也是有几分私心的,正是为了刘盈,将来的天下总会是刘盈的,若是刘盈当政若是这些兄弟们手里有权,难道不会给刘盈造成困扰?
刘邦头痛啊,本来身上的伤就没好,眼下看着他们吵起来,他就觉得更痛了。
“陛下,闹事者当如何处置?”一群儒士里总还有官员,而此刻开口问起的是尤钧,尤钧这个廷尉被唤了来,最重要的是问问事情到底怎么的解决法,他是要如何应对一个个动手打人的主儿?
刘邦更觉得头痛,看着刘元气定若闲的,刘邦道:“你怎么说?”
目光看着刘元,刘元还能不知道问的是她。
“打架斗殴者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不必重罚也不可轻罚,依规矩办。”刘元那样开口,听着一干人全顿了半响,这么义正辞严的,他们能说什么?
尤钧抬眼看向刘元,刘元道:“父皇不禁言,各家畅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说话归说话,动手动脚便不太好了,得好好地给他们一个警告,不独是对他们,还有天下的儒士,话可以随便说,架万不能随便打。”
……有人没能忍住地提醒道:“打人者都是想为殿下争得分封世袭的人。”
“他们想为我?自可不必,我告之天下,十年之约交还封地,他们不知我的意思?知我之意却做着与我截然相反的事,千万别说是为我,让人觉得可笑。”
是啊,十年之约是刘元自己提出来的,压根没给人机会,就这样还想将打架的事扣到刘元的头上,莫不是当刘元傻了?
刘邦道:“人,你去敲打。”
乍然闻之刘邦的下令,竟然让刘元去敲打人,刘元抬眼瞧了瞧刘邦,甚是无奈这样的无妄之灾。
“诺。”刘元应下,却也感受到一道道看着她的目光带着不满,目光从哪里来的,不好意思,正是刘元的兄弟们。
独独刘盈看着刘元的目光是担心,他还真是担心刘元叫人攻击得无法还手,而且不同意分封制,不知得罪了刘家多少人。
现在更好,刘邦让刘元去敲打支持分封的人,还一个个自诩为刘元说话,还想着能找着刘元为他们撑腰的人,不想却是笑话,刘元压根没拿他们当回事,反而觉得他们拖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