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萧何入狱(第4/7页)
刘元毫不犹豫否认道:“不可。”
刘邦等着刘元说话,刘元道:“父皇斩白马而盟之,道异姓不可封王。难道父皇以为同姓封王便没有异姓王的祸端?许多话一开始我就劝过父皇。人心异动,今日之忠诚不代表生生世世的忠,不想被人反便不要给任何人谋反的权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父皇开创了一个大汉朝,不知有多少人也想开创一个大汉朝,父皇心里有数。父皇在世时诸王不敢乱,但若天子弱而诸侯强,天下必将再起动乱。想想春秋战国因何而来,不就是因为分封。分封之制不可取。”
刘邦就是因为记得刘元一番话所以就算心里想,却迟迟没有下定。
“若是父皇非要封王也可以,王可封,封地却不可封。刘家的人,你的儿子朝廷可以养着,却不能养成朝中的大患。而且眼下有功于社稷之异姓王刚叫父皇除了,父皇此时无功而赏诸子,天下何人心服之?至少我也不服。”
不服,就要从实道出,刘邦道:“你的小叔都没封呢。”
“是啊,父皇若不是想让二伯父看着我,也不会封他为代王。”提起刘喜来,刘邦的脸色都僵了,不想再提此事,只是感叹道:“朕没有多少日子了。”
刘元见刘邦不愿意再提,但不再说,只接话道:“父皇不是还想看到外孙吗?那你得长命百岁。”
“朕也想,只是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就是另一回事了。刘肥家的几个孩子,你这一次回来没带?”刘邦想起自己也是有孙子的,虽然几个孙子还不小了,但是想了想刘肥,还是不太喜欢的。
“没带,他们都在上课,回来不知多少时日,不能带回来,否则落了课程,后面想要补上并不容易。”刘元回答了刘邦。
刘邦挥挥手道:“罢了罢了,曹氏还想着能看看他们,你要是将来得空就让人送他们回沛县一趟,年纪大了的人,倒是想看看孩子,你且遂了她一个心愿。”
“让刘肥把人送回去就是了,何必让父皇操这个心。”当儿子的送孙子回去见见老母亲,听起来也是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值得刘邦操心的。
“再说吧,等你把人带回来了再说。”刘邦挥手,让刘元去办事,先将萧何接出来。
刘元也无意多提刘肥家里几个孩子的事,想想就是头疼。
萧何被关入了廷尉府,刘元到的时候尤钧也在,见到刘元顿了半响,看着刘元问道:“陛下这是?”
“父皇让我来接萧丞相。”刘元肯定地告诉尤钧,尤钧惊奇的,刘元进去见刘邦才多久,竟然就说服了刘邦。
“尤廷尉?”询问地唤了一声,尤钧顿了半响不作声,还是一旁的人拉了拉尤钧,尤钧才回过神来,抬起头只是看着刘元轻声地道:“殿下不会是……”
不会是骗人的吧。尤钧没有说出口的话就是那样的意思,刘元道:“放心,我还不至于送死。”
假传诏令不是小事,刘元瞧着也不像个傻的,尤钧一想也对,刘元连被关进大牢都准备好了,怎么也不可能过于作死。
尤钧连忙让开道:“殿下请。”
刘元便往廷尉府的大牢走去,说来刘元也曾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了,可是看到牢中带着枷锁,披头散发的萧何,不知是枷锁太重还是萧何老了,萧何的背都驼了。
只一眼,刘元便觉得前所未有的心酸,隔着牢门与萧何作一揖,“萧丞相,我奉父皇之命来接你。”
萧何本来听着动静一眼看了过来,见着刘元时有些一顿,显然没想到刘元会来,而刘元话里的意思也让他听得一怔。
“陛下饶恕我了?”萧何带着不可置信地询问刘元,刘元点头地道:“你做的事,我们都心里有数。”
萧何自污只为自保,刘元清清楚楚,尤钧让人赶紧上去打开锁门,刘元走了进去,再次与萧何作一揖,“先生受苦了。”
萧何怔怔地看着刘元,“是殿下为我求情?”
刘元道:“萧丞相为大汉多年殚精竭力,我只是告诉父皇你为大汉做的事,还有你的为人。一个对于大秦的宝藏都无动于衷的人,怎么可能会贪图百姓东西。先生从来不是一个贪财的人,年纪大了,休养生息后更不会是。”
对于萧何极大肯定,萧何从前便觉得能收了刘元如此徒弟是福份,如今刘元更是懂他,为他而不惜犯言谏上,刘邦对功臣的忌惮,萧何都做出自污之事了来了,岂会不知刘邦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