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打架(第3/6页)

刘邦听着点点头,“你们亏本的买卖不想做,朕不能强迫你们对吗?”

“陛下,那是自然。”一群人连忙附和,刘邦道:“可是你们的意思却是想要朕强迫元儿,你们觉得合适?”

话音落下,刘元差点笑出声来,一本正经地看向一群人,“诸位不喜欢父皇强迫,却想要父皇强迫我,真是打得如意好算盘。”

精明至此的人,你们还要点脸吗?

刘邦与刘元一唱一喝的,直接将他们的脸皮给撕破了,要是他们再不依不饶的想要让朝廷出面强迫刘元提高盐价,接下来刘邦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不敢保证。

想到这里,全都对视一眼。

刘元其实也知道贵族早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了,但是他们奈何不得刘元,不管事情是能成还是不能成,总是要试一试,万一要是能成自然是极好的,就算不能成,总归他们努力了一把,再不成,那也无可奈何。

刘邦看他们都不说话了,笑眯眯地问道:“看起来诸位没什么话说了。你们不想朕强迫你们,朕得一视同仁,盐价一事,从前都是你们自己做主,以后也还是。”

不管事,从前不管,现在肯定也不管的,刘邦笑眯眯地说完,堵得他们都没法接话。

盐价一事,刘元胜得毫无疑问,毕竟贵族一开始就是无理取闹,想给大汉朝施压,其实刘邦挺乐意帮他们一回的,但是往后朝廷要是屡屡介入他们各家的生意,到时候哭的只怕是他们了。

刘邦高兴地笑了,每回与刘元联手总能扬眉吐气,也能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刘邦怎么能不高兴。

总而言之,盐价的事圆满解决了,眼看想让刘元提价是不可能,虽然刘元只在北境售盐,对他们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依他们的售价,百姓们更愿意合资一道往北地去买盐,那也比在自家的地境卖盐要划算得多。

而百姓们在得知北地有平价盐时,倒也盼着有一天,他们都能吃到平价的盐,而不必如此远行跋涉才能得到。

这些虽然是刘元预料中的事,可是一时半会百姓的愿望她是达不成的,不说各路诸侯,刘邦在没有信得过的人之前,也不愿意让刘元将制盐之法说出去,故而就算知道南地的百姓希望吃到平价盐的愿望,刘邦也想先等一等。

而朝中眼下最重要的事当数刘元与张良的大婚,刘元是刘邦的长女,又是有功于大汉,爱民如子的公主,平价盐一出来,收拢了无数的民心,况且这还是刘邦自建大汉朝以来,皇家的第一件大喜事,别管贵族们对刘元有多少的意见,此时还是得依着刘邦一家子装出高兴的样子。

百姓们倒是真高兴,不少百姓都到公主府前道一声恭喜,祝愿刘元和张良夫妻恩爱,百年好合。

刘元哪怕不在公主府,百姓们的反应也传到刘元的耳朵里,刘元想,就算刘邦不领她的情,有百姓领她的情就挺好。

大婚之日眼看就要到来了,刘元与张良成婚大即,倒是有人对刘元和张良成亲的事表现出诧异的,想问问刘元将来成婚后是住公主府还是留侯府里?

话一提起来,刘元倒是好笑地问道:“我与留侯之间的事,诸位想管得挺多的,却是何必。要知道天下刚定,朝廷,百姓的事情都多着,诸位不管朝事,也不管百姓的事,只盯着我与留侯,我该说你们看重我呢,还是心中太没有朝廷?没有大汉。”

……刘元是一开口就给人挖坑啊,因此本来想拿着事情挑拨一下刘元和张良的,都不敢再说话了。

不过吕雉也是偷偷问了刘元,往后刘元与张良成婚后住哪里?

虽说张良父母都不在,府里也没有长辈压着刘元,刘元只需要与张良举案齐眉即可,但刘元既然有公主府,公主府也比张良的府邸要大得多,要是刘元想更舒服,住回公主府也是可以的。

“阿娘,我在长安呆不了多久,瞧留侯的意思,住哪儿都行。”刘元又不是多讲究的人,住哪里对刘元来说没差别,反正张良也不会亏待了她。

从张良愿意接受她的心意,想娶她开始,刘元就没有担心过以后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

张良性子好,刘元也觉得自己脾气挺好的,不用担心他们吵架。

“往后你与留侯聚少离多,你就不怕……”吕雉最担心的是刘元婚后的事,想到刘元还要回云中,不仅是回云中,还要管着整个北境,要不是刘元要大婚,怕是连长安都不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