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我信你(第4/7页)
“陛下。”刘邦才回来就收到刘元的回信还有公文的禀告,这会儿萧何来了,刘邦将刘元写明贵族犯下的罪还有替补的名单都给了萧何,“这是元儿派人送来的信。”
萧何半路拦了阿花,明知刘元派了阿花前来就是有要事禀明刘邦的,这会儿见刘邦那里还是收到了刘元送来的信儿,看刘邦样子喜忧参半。
恭敬地接过,萧何看完那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刘邦瞧着那是一脸的莫名,“丞相这是怎么了?”
“公主殿下大肆对付贵族只怕会惹起祸端。”萧何将自己担心的事说出来,刘邦道:“他们不把元儿放在眼里,行的又是祸害百姓,扰乱大汉之事,不拿他们就没有祸端了?”
大事情上刘邦总是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刘元对付贵族,刘邦都在上面说了证据确凿,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定罪而已,有证有据不拿人,留着他们才是真正的祸害。
萧何道:“天下几经战乱,并非只有寻常百姓受战火之苦,贵族同样损失惨重。先前大汉初立陛下曾问政诸公以何治天下,臣的意思是以无为而治。本是各国百姓,因秦而一统,前国之事他们不曾忘记,只有经过时间的流逝,让那些曾记着自己何国何人消失,再见大汉仁厚爱民,方能聚天下民心。”
“殿下对贵族咄咄逼人,眼里不容沙子,贵族们当真联手闹起来,陛下,这对大汉并非好事。想想留侯为何提议陛下将秦国的宝藏分出去,就是这个原因。”
无为而治,既以自然,由着百姓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去强调他们是大汉也好,他国不复存在也罢,这是给百姓时间让他们接受。
刘邦道:“虽是无为,那也不能看着百姓受苦而置之不理啊。”
说来说去刘邦还是同意刘元所为,谁让刘元从贵族那里拿到了不少的好处。
“陛下看到殿下送来的替补官吏的名单就该明白,如今这天下人才在贵族的手中,朝廷用人也多出自贵族,陛下,我们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让贵族对我们俯首认输的。”
手里握着那么多的人才就是贵族的骄傲,理所当然的,他们是不会把刘邦这样低微出身的人放在眼里。
“贵族不认输,我们就得认?”刘邦听出萧何的意思了,却是满脸的不高兴。
“陛下,忍一时之气也是为了大汉的江山。”谁想忍不成,可是不忍都不成啊,为了这个天下,为了这个江山,不管他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忍了。
刘邦想了想,江山天下是为最重,他还真是不能不把放在心上。
“你匆匆忙忙的赶来是有什么事?”刘邦觉得这件事情还是等刘元回来之后让刘元跟萧何争吧,他是说不过萧何,刘元肯定可以。
故而把话题掀过,问起萧何急急来见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殿下的婚事,陛下要早做决断,不能言而无信。”萧何这是又被人堵了一记,所以才会着急万分进宫来,第一时间对刘邦提起刘元婚事。
事情都跟刘元扯上关系,刘邦头疼地道:“缓一缓,等元儿回了长安再说。”
“陛下召公主殿下回长安了?”萧何也才注意到刘邦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她婚事不问过她的意见就算朕是皇帝都不成。”想当初刘元才大就跟刘邦提了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她的事她做主,刘邦哪怕再想为刘元做主也得问问刘元的意思,否则别说是结亲了,结仇更有可能。
萧何也想到刘元的杀伤力,那真不是一般的杀伤力啊,思来想去的,萧何道:“陛下的意思是这门亲事若是殿下同意了,陛下也会同意?”
“不,这是两码事。”刘邦毫不犹豫地否认,萧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刘邦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啊。
“丞相真觉得这门亲事极好?”刘邦把话都透露出来了,也不怕和萧何说个清楚。
萧何沉着了半响,“陛下有言在先。”
为人不可无信,尤其是贵为帝王。
刘邦当然知道,萧何看向刘邦道:“而且当年的时候陛下想让殿下在楚军多受项伯庇护,虽不曾明言,也流露出将殿下许配项伯之子的意思。”
这些事都是刘邦做过的,刘邦自然也认,要不是因为这样刘邦也不至于为难。
想求刘元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就说得项伯之子万中无一,如人他们刘家得了势,他们却想反悔,说出去徒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