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流荧布是留侯的(第4/7页)

但是吧一直没有找到办法,不,是一个发泄的口子,刘元昨天那样子搭好了戏,再加上今天送上来的人,刘邦岂能不捉住机会?

张良虽然不知刘邦是何用意,但是刘邦把话说得让人无可指摘,他是大汉的皇帝,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大汉,为天下,为百姓,没毛病是吧。

出任大汉的官职,理当为大汉尽职尽责,皇帝要求他们尽责也是理所当然的。刘邦捋了一个不曾尽职尽责的官,谁能说什么?谁敢说什么?

一眼瞥过刘元,张良不知怎么的想到昨天发生在廷尉府传得沸沸扬扬的事,刘元和刘邦这是达了什么默契?

刘元察觉有视线落在她的身上,回过头想看看是谁,张良已经先一步移开了,刘元没能捉到索性也不管。

“出去。”刘邦把人的官职给捋了,然后赶人,京兆府尹想要说一句求情的话,刘邦一句都不想再听,只让人立刻给他离开。

然后想起了什么,指着琼华扣着到现在都没松手的人,“此人你想如何处置?”

“关着就好,什么都不必问。”刘元笑眯眯地回了刘邦一句。

一眼扫过那已经走了一半的前京兆府尹,他有意放慢了脚步听上一听的动作,当是没人看得出来。

可是刘邦既然这么问出来,刘元也那样答出来,本就是要给他听的。

但是听完了这人也该走了。刘元的目光就那么落在他的身上,无言显露出赶人的意思,前京兆府尹还能当众给刘元脸色看不成?

只能老老实实地退了出去,刘邦指着琼华押着的人道:“吴筹都放你府里了,这个人也一并放到你府里去。”

廷尉府既然都不安全,倒是刘元那里似乎看起来不错,人就放到她府里去吧。

“诺。”刘元自然是答应的,朝着刘邦乖巧地答应,反正都已经放了一个,再多一个也无伤大雅,正好把人都弄到她那儿去,有事也找上她,好让她一网打尽,她还求之不得。

“子房今日没有上朝,朝中今日的动静不小。说来你既要求位同诸王,明天开始你也要上朝。”刘邦丢下一句也不管引起多少震撼,当然还是果断地叫上刘元,让刘元帮他怼人。

都还没进门就已经听到刘邦生气掀桌的声音了,还能不知道今天早朝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叫刘邦极是不高兴的事。

想到昨天的事,要说能让刘邦如此生气的事并不算多,刘元试探地问了一句,“诸王想回封地?”

这要不是刘邦确定刘元是刚跟张良一起进的宫,也没机会问起任何人今天早朝的事,真觉得刘元今天是不是都上朝了。

一眼看向张良,刘邦道:“诸王返回封地,到时候的事情就由不得我们说了算了。”

“陛下,如今诸王未有反意,若是强行让他们留下,不反也许会逼得他们反了。”张良说的话也没错,刘邦道:“子房能否为朕想个办法?”

说来说去刘邦还想将他们留下,不让他们返回封地。

刘元说的也是事实,诸侯王都回了封地,一切就是他们说了算,手里的粮也好,兵也罢,全都是他们的,如果他们有了二心,那对天下又是何等的打击。

“没有办法,父皇是骑虎难下,你想让他们回去他们回,你不想让他们回去他们也一定会回。”刘元把张良想说又在斟酌着究竟怎么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明明白白的。

刘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那就只能放他们回去。”

“是啊!”刘元肯定地点头告诉的刘邦,没错的,到了现在刘邦没有第二种选择,谁让一开始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承诺了那么多人,说话就得算数,更不能过河拆桥的,真要拆得过分了,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反了,那对大汉可是极坏的影响。

“陛下,凡事三思而行。”张良虽然不敢像刘元那样把话说得直白成那样,一句三思而行便也是觉得刘元提醒得刘邦极是。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刘邦这么地说,刘元却摇了摇头,“不然,虎无伤人意,人逼虎动手都是因为人想要剥虎皮,吃他们的肉。”

刘邦一听刘元这意思挑了挑眉,“你这意思是让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喂饱,不管他们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一半一半。”刘元答了一句,气得刘邦指着她道:“什么话都是你说的,你就不能把话说明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