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棺木你要吗?(第4/7页)

“这样一来,战场就变了。”张良吐了一句,刘邦道:“项羽的兵马会从成皋调离,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一个大好的机会啊!”

战场转移了,他们就会从正面迎战变成从后包抄,他们的也就可以转防守为进攻?

想从下面这些人的嘴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刘邦盯紧张良,张良道:“未知燕王会是如何的章程?”

刘元用兵甚诡,千变万化却也是随机应变的,韩信多是以诈,诈败而诱敌深入,再将敌人全都一网打尽。

“眼下小娘子所领的兵马,尽由燕王调遣。”有人提醒了刘邦这件事,刘邦也想起了来了,嘴角没能忍住抽抽,“所以,这件事是要看燕王?”

张良等人都点了点头,甚是认同这一点。

“燕王自入了齐地之后,除了在小娘子生擒范增而牵制楚军注意力的情况下与彭越将军合力截获楚军的粮草,到今日再未离开过齐地。”

这个时候提醒这一句,刘邦道:“议和是项羽提的,难道他说在彭城迎范增的棺木我们就非听他的不可?”

“汉王言之有理。怕只怕,若是我们不同意,项羽会直取沛县。”没错,提议和的是项羽没错,但是项羽要的是活着的范增,如今范增死了,还不许人家项羽揪着这件事撕掉议和?

刘邦……

张良既然点出差别,也就不妨再说得更仔细一些,“战场转移不是由我军决定,而是由项羽,项羽要求在彭城迎接范增的棺木,他便不是在征询我们的同意,而是打定了主意非要在彭城迎回范增,我们若是不同意,他一定会发兵沛县,最后也会将范增的棺木迎回彭城。”

听到这里刘邦没能忍住地道:“项羽不是要议和吗?他这样哪里议和的样子。”

“先前是要议和,但是范增之死对项羽的的打击甚大,项羽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激起楚军将士因粮草将空而被打击的军心。”陈平与刘邦解释了一句。

“当日项羽之所以不敢动太公也是一样的道理,杀戳至亲只会激起愤怒,眼下的项羽是十分愤怒的,楚军亦然。所以小娘子的处境十分危险。”张良提醒着刘邦,凡事不能只看一面的,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刘元如今处境是不太好,新仇旧恨加在一起,项羽是恨得刘元咬牙切齿,打定主意要将刘元除之而后快。

他要求刘元送范增棺木到彭城,项羽一定会有别的准备,刘元要是去了也十分的危险。就算刘元不去,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项羽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做这件事,无论刘元来不来,他都一定会夺回范增的棺木。

“所以我们现在怎么办?”刘邦着急啊,听他们这意思刘元成了项羽要对付的第一人了,他的危险是解除了没错,刘元却是危险了啊!

“此事,此事得看燕王和彭将军。”他们这会儿隔着项羽的兵马还有那么多的城池,就算是想帮刘元也帮不上,倒是韩信和彭越能帮上,那也得要人家愿意。

“我这就去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想办法帮忙对付项羽。”刘邦当然是着急刘元的,这不立刻出声表示自己要与韩信和彭越写信。

张良和陈平对视了一眼,这件事说来说去最好是刘元去见韩信和彭越,让他们相助。

但这些话他们也不好说出,只盼着刘元能跟这么两位说好了,只要他们配合得好,这个天下就一定会是刘邦的。

张良和陈平都明白战场转移就是一个机会,加之眼下的楚军粮草短缺这是他们的大好机会,只要捉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就可以……

“还得与小娘子去信说明。”张良觉得这个信也得给刘元去,且不论刘元是想到还是没想到,信去了既是让刘元心里有个数,也是提醒提醒刘元准备。

“对,还得给元儿去信,子房,你写,你写好了立刻就给她发过去,让她一定要小心谨慎。”刘邦心里着急的啊,但眼下他们好像都帮不上刘元的忙,急得刘邦心里急冒火却又莫可奈何。

“诺。”张良一听这信既是由他写,倒是不妨将他心中的担心还有想法都写个清楚。

刘元那边很快收到了信,拿着信刘元立刻给韩信和彭越去了信,一个不小心她既然成了项羽最最想杀的人,这都排到刘邦的前面了,也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