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的地盘,听我的!(第3/8页)

“郭图说的不错,我们现在的粮草还是足够用的,章武的粮仓够我军挥霍,哪里还需要后续的补给支援,”能打劫到公孙瓒,袁绍可高兴了。

曾经他惧怕公孙瓒的锋芒,为了发展并州与冀州,巩固自己的根基而委屈求全,更是将渤海太守印节给交出去了,结果呢?被那对公孙两兄弟坑得够呛,袁绍差点没气死。

现在他底气足了,定要一雪前耻,有三十万大军在手,手下良将谋士也全部到位,袁绍剑指公孙瓒,定要搞死他才好。

沮授心头拔凉拔凉,他怒视郭图,而郭图笑容甜中含毒,浑然不惧他的冷眼。

郭图是袁绍最喜爱的谋士了,袁绍就爱听这位狗头军师的意见,而他也确实是袁绍手底下谋士中最甜的崽,外表甜而无害,看上去就是个聪明的崽,又会来事情拍马屁,像沮授、荀谌、逢纪之流全都都得靠后,就连与袁绍在少年时期就关系最铁的许攸都比不上郭图受宠。

早些年讨伐董卓时期,加入袁绍队伍的荀谌曾经在袁绍帐下辉煌过一时,也曾做过最受袁绍宠爱的崽这个位置,只可惜后来他渐渐淹没在了人群中,被有了新人忘旧人的袁绍给抛在了脑后。

但凡是派系相争,荀谌从不参与,袁绍每做一个决定都不听他的,一来二去他也不再提意见,默默减少了自己的存在感,只做好手里的事务。

荀谌在冷眼旁观,也在评估,袁绍究竟还剩下几分明主资质。

乱世之中主择士人,名士亦择主,可堪谋主之资的荀谌收敛了自身才气与锋芒,阿谀奉承的小人郭图上位耀武扬威,手底下其他谋士派系相斗,这就是袁绍手底下文官团体的现状。

最终,袁绍拍板决定:“听我的,打渔阳。”

袁绍:都听我的,你们不要闹了,我不管你们怎么想,都听我的!

郭图扬扬得意:“主公也赞成下臣所言。”

逢纪、许攸等人停止了争吵,纷纷赞同起了袁绍的意见,跟着一起拍起马屁来。

许攸,这位少年时期就与袁绍、曹操相识,自诩为最了解袁绍的崽,夸起人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荀谌面无表情,恭敬退下:“一切单凭主公意愿,谌无反对。”

沮授有苦难言,憋地难受,又不可表现自己的不满。

前一个表现不满的直臣袁绍是如何对待的?

袁绍: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解决,要不我觉得你别干了吧!

有前车之鉴,沮授只得黯然退场,徒留郭图鞍前马后跟随袁绍,吹牛打屁还建议他出骑兵。

“主公,公孙瓒没有骑兵了,他没有马,我们有马!”

“我们的骑兵可都是并州铁骑,冲锋杀步兵是锋利无比,轻而易举的事情。”

“以我们的强项攻击公孙瓒的弱项,事半功倍啊!”

袁绍深以为然,当即便召集了自己手底下的武将天团。

最为勇猛的鞠义是袁绍手底下将领之中的扛把子,身为凉州出身的悍勇之将,精通羌人战法的鞠义无疑是袁绍骑兵部队的领头人。

此前去探查消息,得出公孙瓒战马受损的智将颜良,以及他的小伙伴文丑,二者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却自认为读过书很聪明,是袁绍手中的左右两大天王。

此外还有在袁绍攻取冀州后投奔他的张郃,不得袁绍器重,至今只是任职校尉。另有高览、蒋义渠、牵招、淳于琼、韩猛等人。

袁绍帐下的武将团体比文士团体更加的百花齐放,争相斗艳!

最厉害的崽鞠义常年奋斗在与公孙瓒战斗的第一线,手底下的精锐常年与游牧民族作战,骁勇猛进,更有善于用强弩之术的私兵,专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鞠义骄傲放纵,自认是袁绍最重要的第一将帅,听闻袁绍调遣要去攻渔阳,拍胸脯保证道:“有我先登营在,公孙瓒失了白马,那些义从根本就抵挡不住我们的锋芒!”

于是鞠义召集人马,抄起大刀,带领手底下最精锐的骑兵,最厉害的强弩兵浩浩荡荡往章武与渔阳的边境而去。

郭图气愤地对袁绍道:“主公,鞠义将军自持有功而目中无人,太不将您放在眼中了,我当然不是建议主公在现在这个时候与他闹不合,只是心中不愤罢了。”

郭图此言可真是说到袁绍心坎里了,他也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