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5/7页)

她无法干涉舅舅宠幸谁,但一个皇后的名头,她还是能给袁淑妃的。

给不了袁淑妃宠爱,那便给她一个尊贵的生分,让她在后宫过得畅意些,如此,方不枉袁行替她出生入死。

这般想着,程彦道:“母亲意下如何?”

李淑蹙眉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程彦口中的袁淑妃是谁。

袁淑妃的确是贤良淑德又本分,本分到让宫里记不起她这个人。

正是因为袁淑妃的本分,她当年尽屠谢家人的时候,才留下了袁淑妃这个被谢家女送给李泓的人。

李淑道:“你既然选中了她,那便是她罢。”

她女儿的眼光,从来不会错。

程彦便笑了起来,道:“多谢母亲。”

“对了,我还有一事要与母亲说。”

薛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众多,薛妃哪怕不是皇后,以她的儿子做了太子的事情,也能让武阳薛家更上一层楼。

世家权大的事情,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

程彦道:“薛怀信在御史大夫上坐了太久了,是该换换位置告老还乡了。”

三公的位置腾出来,她才好往上面添她的人。

李淑应下。

夜里风大,李淑催促着程彦尽快回殿中休息,程彦也不多留,说完话,便回了殿。

李淑见她纤细身影入了殿,这才上鸾轿去往紫宸殿。

此时的薛妃并不知道程彦与李淑的打算,她只知道李泓执意立八皇子为太子,朝臣们不从,李泓便与朝臣们吵了好大一场架。

李泓性格懦弱,朝政之事多听从朝臣们的看法,登基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对朝臣们发脾气。

薛妃又喜又急。

喜的是李泓立八皇子的心思坚定,急的是怕朝臣们再生波澜。

薛妃想了想,让人拿了自己的帖子请祖母与母亲来宫中说话。

此时叛乱刚过,薛家人也担心薛妃与八皇子在宫中的安危,得了帖子,便急匆匆来看薛妃。

薛妃便将李泓执意册立八皇子的事情说与祖母与母亲听,又让祖母在外面拉拢朝臣命妇,为自己的儿子造势。

薛老夫人虽然以前每次进宫,每次都会劝解薛妃不要参加夺嫡之事,可那都是薛怀信的意思,可今日听孙女话里的意思,天子执意立八皇子为太子,她的孙女还能推辞不成?

更何况,薛家出了个太子,她面上也有光,日后儿郎们的晋升,也更为顺畅些。

这简直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也不知道薛怀信在犹豫个什么。

薛老夫人满口应下。

薛妃送走了薛老夫人,心中长舒一口气。

她的儿子成了太子,她便会母凭子贵荣升皇后,后宫之中,便是她一人的天下。

外朝上,她的祖父是位列三公之一,她的叔父掌廷尉,前朝后宫相辅相成,她哪里还需要怕程彦?

程彦虽然有一个掌兵权的母亲做靠山,但长公主终究是女流之辈,程彦与程家人的关系颇为一般,长公主终究会老去,到那时,程彦便是一个孤女,还不是任由她揉捏?

想到这,薛妃越发自得。

待她成了皇后,程彦以前给她受过的委屈,她必要千百倍地还回去,好让程彦知道,她薛家的女儿才不是好惹的。

还有那个李斯年送进宫的崔美人,她没入宫时崔美人便没少讥讽她是庶出,如今入了宫,更是日日给她添堵,待她得了势,必然要将崔美人千刀万剐!

........

李淑刚至紫宸殿正殿的台阶上,便听到殿内李泓摔东西的声音,脚步微顿,片刻后大步走了进去。

李泓原在气头上,见李淑过来,连忙整了整心情,迎了上去,道:“长姐,你总算来了。”

宫变之后,他便没再见到长姐了。

崔元锐说,李承璋逼宫之后,禁卫军死了大半,长公主担心有心人趁机作乱,便去忙着布署宫门守卫了。

李泓听了,便点头颇为欣慰。

到底是他的长姐,哪怕他做出不少伤她心的事情,但在危难关头,她心里仍是想着他的,护着他的。

而今他因为想册立八皇子的事情与朝臣世家们大吵了一架,他拿那些人没办法,但不代表长姐也是如此。

这般想着,李泓便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说与李淑听:“长姐,你来评评理,储君不立,国本不稳,朕担心日后再发生昨日的事情,便想着尽早立了太子,好断了其他皇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