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嫂子(第2/3页)

“哪儿?”

“顾家庄。”

“带路。”

城门兵丁待要回绝,然那人甩出马鞭,一卷而拖起放到另一匹空骑上。

“走。”

剩下的兵丁面面相觑,只倒抽一口凉气。

什么事那么着急找李恒将军?李恒善战,找他除了打仗,还能有什么好事?

可见,龙口这边恐也要乱起来了。

顾皎要自立,不想事事靠丫头,头件事便是学梳头。

此间已婚妇女需挽发,用发油牢牢地定在头上,再插许多簪环。可她很不喜欢发油的感觉,从不让杨丫儿使用。因这原因,头发十分蓬松,也很难成形。每日梳头,杨丫儿都要想尽办法令头发服帖,不然只半日便要散。

她对着铜镜,用头绳左右绕,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李恒捡了跟银簪,拨了拨灯芯,房间亮堂了许多。

她在镜子里看着他,“梳头怎么这么难?延之,你的头发怎么弄的?”

李恒坐在脚踏板上,已经看她折腾了许久。他道,“挽起来,塞入冠中便好。”

“有那么简单?”她不信,“你做给我看。”

他起身,坐过去。

顾皎伸手便要去拆他的头发,他偏了一下,道,“你能帮我复原?”

“能。”她信心十足,“一定做到复原为止。”

“说大话。”他笑一下,拔掉簪子。

她顺手将冠取下,便见一握黑发流泻而下。一个男人,连头发都这么美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放下冠,伸手拢了拢,发现一些异样。她的头发比较硬直,因此总是难以成型;他的头发虽然黑亮,但却有些细软,只手一握便如丝绸一般,再动手腕一挽,便要成结。

“不一样。”她道,“你连头发都比我的规矩。”

“你坐下,我帮你试试。”他道。

顾皎从善如流,坐到镜前。

李恒站她后面,拆了她的头发,放到后腰的位置。他道,“是长了些,多了些。”

“是吧?”她摸了一下,“剪短一点,再弄薄一些,怎么样?”

他看镜中的她一眼,“我倒是没意见,只怕你爹娘有话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边还是讲究这个的。

顾皎叹口气,“迷信。”

“你说什么?”他没听得太清楚。

她内心咂舌,说溜嘴了。便有些撒娇道,“你管我说什么呢,不是要帮忙做头发吗?”

李恒便要去取梳子,不想院门被敲得山响。

今夜是柳丫儿和杨丫儿守夜,只听杨丫儿出去应了一声。

“谁呀?这么晚了。”顾皎冲外面喊了一声。

杨丫儿说‘不知’,然后开院门。

魏先生的声音传进来,“将军呢?青州来信,八百里急——”

李恒一把甩开顾皎的头发,抬手挽起自己的头发,也顾不得自己身上只有寝衣,径直往外走。

顾皎还有些懵懂,跟着起身,“延之,怎么了?”

“军情,你不用管。”他留下一声,出了正房。

顾皎左右看,赶紧捡起自己的外袍披上,又抱着李恒的大衣裳和披风追出去。大约是她动作太慢,到院子门口的时候,魏先生和李恒已经不见了影子。什么军情如此着急?

她有些心慌,杨丫儿道,“夫人,将军和先生去前院了。我拎灯笼,送你过去。”

顾皎点点头,“走。”

夜风呼呼,烛火飘摇。

魏先生面色严肃地展开一封信,递给李恒。

李恒快速扫了两眼,“五牛道大营,被烧了。”

青州王攻打京州,必先取与京州接壤的河西。他现将河西收入囊中,虽还未治理得安稳,但也没有人敢明显地举起反旗。因此,他便一心一意积攒粮食,为明年打京州做准备。只河西的粮还不够,得从青州调集,因此将大营和辎重扎在河西和京州之间的一个小城五牛道。

“怎会被烧?”魏先生想不通,“那处乃是志杰把守,他一向最稳妥不过。”

周志坚坐另一头,道,“义兄平日稳妥,喝了酒就不一样了。只怕营中进了细作——”

“龙口距五牛道最近,咱们先去,先助他收拢残部。”李恒起身,“现在就出发,事不宜迟。”

周志坚跟着要起身,魏先生却道,“志坚坐下。”

周志坚不解,“先生,将军要出行,我自该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