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日常(9)(第5/7页)

然后再看向小豆丁一样的段青恩:“这位是?”

马儒宵连忙回礼,“这位是我师弟,段青恩,日后就是同窗了。”

说着,他又对着段青恩介绍:“这位是张兄,张道远,与我们一同进学的。”

段青恩与张道远又你行礼我回礼了一次。

他看上去虽然有点张狂意味,倒是没有因为段青恩年纪小而看不起他,而是规规矩矩的跟段青恩行的同辈礼。

等到礼节走完了,张道远才笑着上下打量段青恩,“这就是我们县里那个七岁就中了童生的小神童吧,久仰久仰。”

“青恩的确聪慧,今日来的路上,我们一同研习书籍,他的很多见解都在我之上。”

马儒宵认认真真的夸奖了一遍段青恩。

张道远点头表示明白:“如此,我可要好好与青恩亲近亲近了。”

他刚说完,后面门那又进来两个小厮,身上还抬着行礼,喊了一声少爷。

张道远:“我还要去收拾一下,就先不跟两位聊了,日后再细说。”

等到张道远走了,马儒宵才又详细对段青恩介绍道:“张兄家中父亲是京城官员,只是他祖父身子不好,缠|绵病榻,来我们县修养,张兄为了孝敬祖父,便一道跟了过来,他甚是机敏,才学远远在我之上,之前你还未确定要来县学时,张兄便对着我们说过几次你了。”

大白话一下的话,意思大概就是张道远父亲是京城当官的,跟着爷爷一块来到了这块乡下地方,因为人太聪明了,所以比起同窗来功课高了一大撮。

他可能是觉得高处不胜寒,所以一听说段青恩这个神童就立刻起了兴趣,段青恩还没来的时候他就给惦记上了,现在段青恩一来,他就飘了。

从刚才张道远说的那些话来看,他是把段青恩当成跟自己一样的天才了,十分的有亲近感。

马儒宵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张兄虽然为人有些不拘小节,但的确是个极好的同窗,何况他父亲还是当朝官宦,结交也是既有好处的。”

这就是在直接告诉段青恩,张道远是一条不错的人脉了。

段青恩微笑点头:“师兄放心,我有预感,我与张兄日后关系定然不错。”

马儒宵自然的将这个预感在心中转化为了天才之间的心灵感应,也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

虽说他不喜欢去结交达官贵人,但也知道段青恩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若是能认识一些贵人,对他的前程绝对是有帮助的。

而段青恩,他十分肯定自己跟张道远未来的长远友谊。

毕竟在原剧情中,张道远是个和他差不多的倒霉蛋。

原剧情中只含糊说了原女主婚姻不顺,那是因为她先看上的段青恩,但之后因为原男主横插一手害死了李宝君后,原女主觉得是段家人为了攀附富贵,才故意杀了李宝君好让段青恩娶自己,心里有了芥蒂,便没再提嫁过来的事。

而就在她放弃之后,她家里又给她找了一门婚事,并且还下了定。

这个未婚夫就是倒霉的张道远。

他爹虽然是京官,但也只是五品,嫡子配三品上官的庶女也很可以。

这里就要说一下张父的家庭背景,他有过两任妻子,一个是发妻,也就是张道远的亲生母亲,生下张道远后难产去世。

还有一个是续弦,这位继夫人不太大度,对着张道远这个前面原配夫人留下来的张道远十分看不顺眼,总是变着法的做各种小动作。

一开始张父还因此对她不满,等到小儿子出生,他这个心就有点偏了。

但到底还是疼爱嫡长子的,觉得既然嫡子与后来的继母相处不和顺,那就分开好了。

恰巧张道远的祖父决定找个地方养病,张父就把儿子给塞过来了,张祖父也觉得自己这个大孙子可怜,没了亲娘还遭后母挤兑,便把人带在了身边,好好教导,又送他进了县学。

也好在张道远争气,他脑子灵活,人又聪明,第一次下场就得了个童生,后来祖父一直压着他不让他下场,他也稳得住,一点都不着急。

这样的一个人,本来是前程大好的。

结果女主爹看上张道远了,决定让他做自己的女婿。

上官发话了,张父自然是应下的。

双方下了定,也说好了,才通知了张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