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页)
宋师竹其实也很认同封恒的话,她这两日除了想着娘家就没什么不顺心的地方,家里的长辈们只有封二太太一个喜欢摆谱的,那不是她正经婆婆,再作妖她也不怕。
此时正堂里的族人们笑闹声传了过来,宋文胜便带着女婿和儿子一块去了前头。他是知道他娘和妻子这两日如何担心闺女的,女人间肯定有许多话要说。
宋师柏往后伸了两回脑袋,很想要留下来,可他看着他爹的模样,也不敢出声,想着他已经私底下拜托过封小三,封家应该不会有人敢欺负他姐姐的,心中就松快下来了。
男人们一走,老太太就道:“你说一说这几日你在家里都干什么了。”她也不问封家人对孙女如何,很多事情只要听一听过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宋师竹确实过得很不错,只除了第一日家宴时她需要站起来帮赵氏布菜,后头都是她一进门,赵氏就出声免了她的规矩,为此,封二婶还十分不满,觉得家里人都太捧着她了。
赵氏听出了一些不对:“那两个武嬷嬷,你请安时就没把他们带上吗?”
宋师竹无辜道:“她们那身板太显眼了。”两个嬷嬷三十岁上下,个子得有一米九,比封恒都高了许多,腰板粗壮,面容严肃,她要是出入都带着那两个人,封家人肯定以为她要到处找茬。
有些事在婆婆面前不好说,李氏瞪了她一眼,也没继续开口。
倒是宋老太太道:“新媳妇都不好太高调,封家人和善,咱们也不能欺负人。”论家世清贵,封家上头两代都是进士出身,两家旗鼓相当;可论在县里的实权,封家就比不上宋家了,就是如此,他们才要越发注意,不能让人说他们仗势欺人。
宋师竹立时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宋老太太笑了笑,她今日这般挂心,只是怕孙女回来后报喜不报忧,如今见着宋师竹还是跟在家里一样性情活泼,就放松下来了,还挥手对着明显有私房话要聊的儿媳和孙女道:“春日多困,我在屋里休息一会儿,你们娘俩去隔壁说话。”
儿媳的动作太明显,老太太只是上了年纪,又还没老眼昏花,索性给他们行了个方便。
宋师竹对她眨了眨眼,脸上噙着一抹心领神会的笑容,宋老太太不由得失笑了一声,心中那点因着被排除在外而起的失落感,也消失不见了。
李氏顾不得婆婆的心情,这两日她心中一直跟被慢火煎着一样。先前她还觉得以宋家的家世,封家一定不敢薄待闺女。可知道是一回事,没有亲眼见着,她总是不放心。
宋老太太一点头,她就把闺女拉到了隔间,低声道:“你跟我说,女婿对你好不好?”
这个问题其实刚才看两人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可李氏还是想听宋师竹嘴里说出来的答案。
宋师竹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好了。
她都没想到会这么好。
封恒给她的感觉,就像是喜欢了她很多年一样,一朝得偿所愿,那种珍惜和宽容,让她觉得从骨子里都透着一抹苏。
但是他们先前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
先前宋师柏在她面前极力推荐封大姐夫时,也只是跟她说,觉得封惟的哥哥人品才学俱佳,十分适合她。
宋师竹觉得弟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那就很奇怪了。
这种好到极致的感觉让她有些心慌,她担心她在封恒的想像里太完美,她本人又达不到他心里的高度,那以后两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尴尬起来。
不过这些小女儿心情都是她自己琢磨的,宋师竹觉得不适合在今日明显担心过头的李氏面前说出来,就只是挑了些封恒对她体贴关怀的细节,李氏听得很仔细,又问她黄氏的事情。
宋师竹深思熟虑后才谨慎道:“我觉得应该是我想岔了。”宋师竹不会因为一份礼物就对心中那份违和感失去警惕,但黄氏这两日表现出来的善意实在太明显了。
她今日带回来的回门礼,都是黄氏帮着准备的,昨日下午就送到她院里了。还真的是一份不错的礼物,布料瓷器药材都有了,里头甚至还有一块品质极好可以传家的端砚。
礼单上明白写着蝉形青花端砚一块,当时宋师竹就想着,黄氏若不是不识货,就是真的在示好。
因为这块端砚,她还去问了封恒的意见,封恒点头后她才把端砚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