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重生悔过文中的老实人(第5/7页)

胡安回家里拿了一叠大团结,问何春丽:“给多少?”

何春丽想了想:“不是说他不放水,咱们的水稻就要干死一些吗?咱们干脆点,把你那一亩水稻收的谷子都赔给他。一亩田大约产六七百斤稻谷,稻谷一毛五一斤,咱们给他一百块。”

何春丽现在可是有几千上万身家的人,还每天都有上百块钱的进账,哪会在乎这一百块。用一百块打林老实的脸,她觉得值。

有钱花的时候胡安从不计较钱。他数了十张出来,揣在口袋里,带着何春丽去了林老实家。

路上,有在地里种菜的村民看到胡安跟何春丽竟然去了林老实家,都皱起了眉头。怕林老实吃亏,同在一起干活的几个村民对视了一眼,一个去叫村长,另外两个丢下锄头往林老实家跑去。

林老实这会儿还在看书呢,他大概知道后世是怎么养鱼虾的,但时间退回去三十多年,网箱、饵料、机械设备等等都跟不上,渔业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后世的很多办法还没用。

所以他才要寻找适合现在的养鱼方式。鱼塘养鱼,现在跟不上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供氧设备不全,到了夏季,如果鱼的密度过大,供氧不足,鱼就会大面积死亡。二是,疾病预防和治疗还没普及,相关药品缺乏。三是没有饲料,养鱼现在大多喂的草,鱼长得缓慢。

增氧机这个东西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只能减少鱼的数量,以防止其生病,或者在夏季来临的时候就捕一批大的,给鱼塘腾出足够的空间。疾病防治这个也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目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饲料这个问题。如果饲料能让鱼的生长周期缩短一半,夏季和冬季各捕一次鱼,那第一个问题也解决了。

林老实在饲料两个字上划重点,准备在冬天就开始少量的配置饲料,做相关方面的实验。

他正思考得出神,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

林老实站了起来,揉了揉额头,嘟哝道:“这个大勇,又有什么事啊?”

因为以前在部队呆了很多年,回来之后又天天忙鱼塘的事,林老实跟村民接触并不是很多,比较熟的就大勇和林三几个,林三家里比较忙,很少来找林老实,大多是大勇过来。

所以,林老实以为是大勇去而复返了。他走过去拉开了门,无奈地说:“又怎么……”

待看清门外的两个人后,林老实的话戛然而止,他看着面前的两人,实在不明白,这两个家伙怎么会上他的门。

“有事吗?”顿了一下,他问道。

胡安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色的红塔山,从里面抽、出一支烟,递给林老实:“先抽支烟。”

林老实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这炫富炫得不错,红塔山好几块钱一包,算下来一支烟都要几毛了,买粮食都够一家四口吃一顿了。

他抬起手背挡住胡安的烟,摇头说:“谢谢,不用了,我不抽烟。”

“好吧,这是我从南边带回来的新鲜货,那边的老板们都喜欢抽这个,本来还想让你尝尝的。”胡安满脸遗憾地摇摇头,掏出火柴,把烟点燃,吸了一口,吐出一圈白雾,这才切入正题,“阿实,今天过来是有点事想找你。”

林老实堵在门口,一点也没让他们进门的意思,轻轻点头:“你说。”

胡安弹了一下烟灰,说:“是这样的,我回来后听说,夏天的时候大旱,村里的水稻都快干死了,是你开塘放水才救了水稻。大恩不言谢,我地里的水稻也多亏了你,不然肯定颗粒无收,以前没办法,也没法报答你。如今手里头宽裕了,也不能让阿实你吃亏,这样吧,我把我那一亩水稻的收成算给你。”

说完,他掏出准备好的一叠大团结递到林老实面前。

其实一亩田的纯收成并没有这么多。他算的是亩产水稻卖出去的价格,但还没算种子、犁田等成本,就更别提人工费了。

这个钱,林老实收,不免给人比较贪的印象,以后胡安也能堵住村民的嘴,说他不欠林老实,还多给了。不收,胡安也能说他给钱了,是林老实自己小心眼,不肯收的,掰扯算账,未免给人斤斤计较的印象。

这分明是胡安跟何春丽故意欺负林老实厚道。

村长在后面听到胡安的话,气得脸色铁定,大步上前,声若洪钟:“胡安,在外面长出息了啊,欺负人欺负到村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