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2/13页)

难道果真是他在听说了女儿顾雅的指责,感到大势已去,所以才吞服了藤黄自尽的吗?

“总而言之,一句话,顾礼杰是为了保护儿子,所以才买凶杀人的,事情败露后,因为知道逃脱不了罪责,所以才在锒铛入狱之前,做了自我了当。”张局长干脆利落的总结,“是这样吧?”

“表面上看是如此。”

“什么表面上看,这就是事实。”张局长站了起来,“上头关注顾家的这几起系列案件已经很久了,对于案件的结果,他们也很重视,顾礼杰的死刚好是迟迟悬而不决的案件最终说法,刘安凡,你跟你们专案组里的警员收集所有资料,写好调查报告,准备结案。”

“结案?”侯队愣了。

“对。”

“可是——”侯队摇头。

“没有可是,刘安凡,你知道怎么做吗?”

“放心局长,我一定尽快把案子的最终调查报告呈上给你。” 刘安凡谄笑。

“好。”

从局长办公室出来,侯大队长忍不住问毕恭毕敬带上门的刘安凡:“刘安凡,你确定这案子就这么结得了吗?”

“当然,既然局长说要结案,哪有结不了的案子?”刘安凡抚了抚头发,毫不在意。

“你真的相信顾礼杰的死是自杀吗?”

“我相不相信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张局长,还有张局长说的,上头那些人,愿意相信顾礼杰的死就是自杀。”刘安凡看着大队长,竖起了食指,“难道侯队你没有察觉到,连这里的空气,都在相信着这个事实吗?”

“啧,刘安凡。”

“侯队你还真是不开窍。你应该知道顾氏企业在天舟经济的分量吧?局长上头的那些人,想要在天舟就任期间留下好的政绩,顾氏集团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年因为顾氏内部的人员变更,本来可能出现的变数就大,然而,发展到现在,风波迭起的顾氏不但卷入了监守自盗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去,甚至连最骨干的董事也死了,可以说,如果不及时稳定局势,顺利完成管理阶层的接管工作,别说会不会扭转局面,甚至连维持顾氏这个庞大的企业的正常运作都困难的话,顾氏这个大树可能会岌岌可危,如果顾氏倒了,你觉得,天舟会有多少企业,还有多少人的生活会受到牵连?”

“就因为这样,所以真相就不重要了?”

“不不,是侯队你眼中的真相不重要,而是局长跟他上面的那些人眼中的真相才重要,至于我们这些,还算不上是人物的小卒子眼中的真相就更不重要了。”刘安凡耸了耸肩膀,“侯队啊,你可要触觉放敏锐一点,分清楚风是往哪边吹的,在没有得到风向标之前,我们当然可以按照小卒子的意愿行事,但明明依靠风向标知道了风向,却不向风吹的那个方向走,很容易被大风吹走的。”

“啧,你小子,油嘴滑舌。”

“这叫做觉悟,侯队,我可是要继续往上爬的大人物,如果这点觉悟都没有,将来怎么接张局长的班呢!”

顾礼杰的死并不需要他们继续查下去,因此,自杀一说,自然是最好的措辞了。

刘安凡回到了自己的小组,要求组员准备结案报告。

“什么?就这么结了?”秦爱冉与李其不信。

“不好吗?反正这一系列的案子也拖那么久了,顾礼杰的死刚好可以作为一个最完美的解释。”刘安凡道。

“完美个屁。”李其悻悻然。

是的,完美个屁。

确实,在听说王勇全没死之后,顾礼杰买凶杀人的事情可能暴露,会导致他想自杀的动机,时机对于自杀一说,也是刚刚好,但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个刚刚好的时机。

在警察方面没有发现王勇全的尸体时,顾礼杰就应该知道事情出差错了,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应该有东窗事发的觉悟。作为顾氏的董事,浸淫商界与政界那么多年,怎么可能半点补救措施也不做?他一定对于王勇全可能还活着的这个可能性证实后,应该怎么做已经未雨绸缪了,所以,他并不需要因为事情败露觉得走投无路而自杀。

其次,即便,顾礼杰当真如此愚蠢地一点预见性也没有的话,在从女儿口中得知王勇全还活着的那一刻有轻生的念头,那么,毒,服入的藤黄,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