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迷雾(第5/7页)

颐非忽然伸手,拈起她的下巴,打量着这张不漂亮却十分顺眼的脸,笑得越发深邃起来:“说吧,你跟他之间有什么交易?”

秋姜的瞳孔在收缩。

“他是不是让你在他府里等风小雅?因为他知道,风小雅一定会来的。风小雅要娶颐殊,就得休掉全部妾室。而你,是那十一个中唯一的漏网之鱼。而只有风小雅来了,薛采才有机会跟他谈条件。他们谈的条件是什么?他们想要利用我做什么?别拿一半的疆土这种话来搪塞我,我不是三岁小孩,欺骗和诱哄,对我没有用。”

“那什么对你有用?”秋姜反问。

“事实。”颐非懒洋洋地往车壁上一靠,惬意地舒展开四肢,用最舒服的姿势跟她说话,“把事实告诉我,由我自己来决定要不要帮、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

秋姜垂下眼睛,颐非也不催促,任她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秋姜终于抬起头来,问道:“除了卷汗巾,我还有哪里露出破绽了吗?”

颐非得意一笑:“太多了。比如你看似柔弱其实会武功啦;比如你背我去客房时周围埋伏了三个人在保护你啦……”

秋姜听到这里欲言又止。但颐非没有给她开口的机会,继续说了下去:“比如三更半夜风小雅却把一个婢女叫到马车上去说悄悄话……”

“然后你就知道了我是风小雅的人?”

颐非纠正道:“然后我就肯定了你是薛采的人。”

秋姜沉默。

颐非笑道:“好了。我已经把我要说的都说了,接下去,是不是该由你来为我解惑了?”

秋姜叹了口气。

颐非道:“你不敢出卖薛采么?确实,他是挺难缠的,但是,我也并不比他好多少。我现在对你客气,是因为觉得你有用。但如果一颗棋子不能为我所用的话,再怎么好用也是徒劳。你说对吗?我的脾气不太好,耐心有限。所以,在我们出城之前你不妨好好考虑一下。等出了城墙,如果你还不坦白的话……”

颐非笑,没有往下继续说。

与此同时,秋姜看到车窗窗帘的缝隙里,有白光在闪烁。

璧国帝都的城墙,与其他各地全不一样,因为,它是真真正正用白璧镶嵌而成的,在月夜下便如仙镜一般,散发着朦朦胧胧的折光,极尽奢华灿烂。也一度被抨击为劳民伤财。正因为璧国总是把钱浪费在了这种门面功夫上,所以才导致近些年来国库空虚、入不敷出。

而此刻,外头的光便正好宣告了这一点——城墙已在眼前。

秋姜咬了咬唇。

颐非以手支颔,凝眸而笑:“倒数开始,五、四、三、二——”

秋姜无奈地开口:“不是我不想说……”

“哦?”

“而是……我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我不知道。”

“什么?”颐非的笑容僵住了。

秋姜叹道:“你全部猜错了。我根本不是薛采的人,也没跟他做什么交易,更没跟他一起来算计你。所以,你抓我是没有用的。”

颐非扬眉:“你觉得我会相信吗?”

“你应该信她的。”

这句话不是车内发出的。

这句话来自车外。

声音清脆、清冽,带着三分的傲,七分的稳,冷静得根本与其主人的年龄不符合。

这是孩子的声音。

这是薛采的声音。

颐非面色大变,突然扣住秋姜的手臂,连同她一起撞破车窗跳出去,结果,一张大网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将他们两个罩了个正着。颐非反手抽出匕首,只听刺啦一声,网被划破,他拉着秋姜破网飞出,顺势在持网者的手臂上一踩,翻过众人头顶,跳到了马车车顶上。

一排弓箭手出现在城墙上方,铁骑和枪兵蜂拥而至,将马车重重包围。

而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薛采。

他骑在马上,一身白衣,在乌泱泱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他身旁,停着一辆漆黑的马车。正是风小雅的马车。

颐非手中的匕首往秋姜颈上紧了一紧,微笑道:“好巧啊,三更半夜的大家都不睡觉,来这赏月么?”

“你劫持我是没有用的。”秋姜道。

“是吗?”颐非压根不信,“可我觉得你家相爷,和你的夫君都紧张得很呢。”

“他们紧张的是你,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