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8岁,你计划新片……
万亭回得超快:“就是这个意思!”
“我明白我舅舅是为了我好,我可能显得我有点没良心,但是给钱就真的能决定我的一切吗?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离开这个家庭的后果,我感觉是不太行的。就是这个主题对了!”
赵珺明白万亭的意思。
原本的女主其实是有一点不对劲的。
如果还是那个巨富家庭,观众可能会觉得都大小姐了,你有机会学那么多兴趣爱好,还不乐意,真是矫情。
换成现在这样没什么钱的中产阶级,女主还是寄人篱下住舅舅家,她的不安定就能够让观众理解了。
原本是舅舅让女主学艺术女主不想,这可能会惹得观众反感,觉得她不学无术。
现在变成了舅舅一定要女主考艺术大学,而女主学习成绩还不错,完全有更多选择,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对父母长辈试图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产生同样的不满。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和真正非常悲惨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能凑合过的程度。
说惨吧,和真正惨的人比起来也还好,说幸福吧,生活里其实还是有很多小矛盾冲突的。
绝大多数人和父母之间都不可能没有嫌隙,大学生才回家躺平两天就被看不惯天天挨骂了,一直住在一起的家人中间总是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的。
这很正常。
女主和舅舅家就是一个这样的状态。
说舅舅一家不爱女主那不可能,毕竟是收养了女主,把她和表哥表姐一样待遇的养大。
表哥表姐虽然和女主经常吵架,但真的要是有外敌,比如说女主要是因为是孤儿被同学嘲笑,表哥表姐肯定会上去一个挠人一个说别打了别打了然后把被打的那个手拽着让他只能挨打。
舅妈也是,她这样当养母其实是和继母差不多,对于外甥女打不得骂不得,当成自己的孩子那肯定看见晒衣服没把袖子扯平都要骂一句,但女主毕竟不是亲生的,不能这样骂。
女主在舅舅的家庭中就类似于大部分不被偏爱的非独生子女在自己家里的地位,父母对孩子有爱,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全部的爱。
女主对于舅舅的抗争就既包含着个人理想和家长掌控欲的相互妥协,也包含着亲情和偏心的权衡。
很多人没有办法真正放弃家人,即使被吸血也很难真的断绝来往,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之间并非是完全没有亲情的,至少曾经某时某刻,孩子们是感觉到过父母的爱的。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孩子真的从来没被爱过,太缺爱了,还在幻想着父母可能给予的不切实际的爱。
万亭给出的剧本主旨的女主因为现实物欲,无法脱离这个家庭所以最后回归了家庭。
这个含义可以,但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
人对于审视自己总是更宽容一点的,严以待己,宽以待人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事。
深刻剖析自己内心的物欲和贪婪,直面自己的内心对于大部分来说挺难的。
赵珺这个版本把舅舅改的穷了一点,变成普通人家,就给上面的真实目的盖上了遮羞布,当女主角和舅舅家里无法断绝的东西从金钱变成了亲情,更能让观众接受了。
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赵珺就让剪辑师按照她的版本继续精剪,因为盛高野把自己剪的版本也发了给她,挺多片段可以直接用,所以花了几天剪辑师就剪完了,赵珺把剧本和片子一起发回给盛高野,也得到了认可。
盛高野决定拿赵珺的版本去再修修送审。
剪辑剪的意外的快,赵珺又没啥事情干了,就回公司挑剧本。
现在市面上的好本子是越来越少了。
不仅是上映出来的电影电视剧,连剧本都是。
有些观众可能会抱怨,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都不如十几年前好看了,觉得制作方没眼光,挑了些烂本子。
但实际上能拍出来的电影已经是矮子里拔高子精挑细选过好多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