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7岁,你的剧播了(第2/3页)
按理说,赵珺这样演配角的童年时代的小演员能被邀请来参加首映礼就已经不错了,但导演和编剧做主,邀请赵珺走红毯。
赵珺在电影里对手戏最多的是大反派魏伟,和他一起走红毯也太地狱了,还容易剧透。
所以她和卢涵两个同公司的就被安排在了一起。
卢涵是助理导演,在整部电影里面最接近独立拍摄的片段就是跟着副导演出外景,去拍魏伟监视赵珺确认她到底是不是盲人那一段的时候让她掌镜拍了几条,在剧组的工作人员重要程度里面现在还排不上号。
普通的剧组里面副导演不会这么友好放权,主要是卢涵是半付费来剧组打工的,拍到一半预算不够的时候谷熙投资了一点点。
虽然被汪安民评论“这镜头怎么阴仄仄的”,但是因为很符合犯罪分子监视目击者的那种紧张阴暗的氛围,卢涵拍的镜头留用了一部分。
赵珺在演员里的重要程度比卢涵稍微高一点,但高不了太多,两个人混在工作人员的部分里面走红毯,基本上没人拍。
《无光暗涌》的首映礼可比《昭昭》的派头要大多了。
《昭昭》算是个文艺片,说实话挺无聊的,俩小时的电影就讲了一件事,赵珺不太喜欢看自己演的文艺片,因为情绪的过渡都是她早已经了解的。
不过别人爆发演技的片子她到是很喜欢,不管剧情多无聊镜头多抽象,她喜欢分析的过程,这个很有趣。
《无光暗涌》则是彻底的商业片,除了惩恶扬善以外也没有什么主旨,纯粹就是个看破案的片子,对于大众来说更有趣。
汪安民和陶舟尽力发动人脉来宣传,所以首映礼上星光熠熠,全是大明星。
赵珺和卢涵在前面走红毯进场,座位在第三排,坐下以后就看见入场的口子源源不断地有明星走进来,大家也没立刻坐下,就在前面社交。
她们俩小透明混不进大佬的社交圈子,只能默默坐下,观察到底来了那些人。
赵珺看见了好几个影帝视帝,还有影后视后。
首映礼折腾了半天,观众和嘉宾、媒体全部进场以后,电影总算开播了。
别说,当小透明有点好处,坐第三排看电影比坐第一排视野好,更舒服。
电影的开场就让卢涵惊讶地抓住了赵珺的手臂。
她没有用力,但是赵珺能感受到她的激动。
也能理解,赵珺第一次看见自己的脸在大荧幕上出现的时候也是这么激动。
对于作品,卢涵也是同样的感受。
导演一开场把卢涵拍的那几个镜头剪在了最前面。
播完片头以后,出现在镜头前的也是一个镜头,有两只手从屏幕旁边伸出来,拿着一个摄影机,正在从机器上的小窗口查看录下来的画面。
画面里面是一个看着不到十岁的女孩,带着墨镜,拿着盲杖,在一片小广场上面摸索着前进。
很明显,这个神秘人在监视女孩。
神秘人把摄影机连上投影仪,按动遥控器,画面被投放在黑暗的墙壁上,切换了几个场景,但主角都是这个女孩。
赵珺有点不自然地扣扣手指,她第一次看到卢涵拍出成片的效果,总觉得有点令人不适,好像自己真的被什么犯罪分子盯上了一样。
好在墙上被贴了两条红色的胶带,粘成X,正好X的中心停在赵珺的脸上,这就把那种阴湿的凝视从恶意转换成了杀意。
还是杀意要正常一点,至少是锋利的,直接的。
汪安民后期做得很妙,不愧是长期拍刑侦片的老人,知道怎么避免观众看得太难受。
赵珺感觉看了这一小段,她很想赶紧演一下图娜导演的那个片子出出气。
不过确实能看出卢涵是个很有天赋的导演,只是天赋点点的似乎有点歪。
谷熙送她拍推理悬疑片是对的,她就是这个路子的。
卢涵也许会很适合拍犯罪片,她的镜头太阴冷,本来也不适合正剧,拍cult片就很对味了。
但她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
把她的镜头放在受害者身上可以很好地体现犯罪者的可怕,但也容易让观众感觉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