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页)

这下,张双虎的注意力成功被转移,他握紧了锄头,一双眼睛含着激动,“阿娴,你仔细说说。”

“舅父,消息是我从贵人这里得来的,”张静娴将抚恤钱粮的事情说了出来,“村中没有收到一颗粮食,表兄他们应当还活着。不过以防万一,我们可以到武阳县其他村子去打听,如果确有其事,将来表兄定会安然归家。”

“好,好!”张双虎心里最牵挂的就是被征走的长子,闻言大喊了两声好,发泄体内的激动。

张春儿和张入林也很高兴,大兄离开四年总算有了一点音讯。

夏儿年龄小,对大兄的印象早就淡了,她看到自己阿母又哭又笑的模样,愣愣地不知作何反应。

“你肯定还知道别的,阿山如今在何处,何时能归?”刘屏娘急着再问,目光紧紧地盯着张静娴,唯盯着她一人。

人的本性使然,她畏惧一旁优雅不凡的青年郎君,却丝毫不怕亏欠着她的外甥女。

所以,她只逼着张静娴得到想要的答案。

面对舅母的逼问,张静娴无声地,缓缓摇头。

再等一等,等那些人找过这里,这一次,她这个卑贱的农女再不会痴心妄想地跟着他离开。

救命之恩,她不求钱财不求别的,只请求他找到表兄,稍稍关照一番,让表兄一直活到战事结束。

张静娴想,这个不算过分的请求他会答应的,他身边的亲信看到她的识相,应该也很满意。

失望让刘屏娘再度冷了脸,她别过身,嘴里喃喃念叨着长子的名字。

一声,又一声,张家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好受。

“此番多谢贵人您告知,我们全家感激涕零。”张双虎担忧妻子的反应惹怒了人,略为笨拙地朝谢蕴行了一个大礼。

“舅父不必客气,阿娴救了我,这对我而言,只是一件小事。”

谢蕴含笑说道,张双虎心头对他的好感激增,当得知他在家中行七,已经热情地唤起他七郎君。

蒸熟的红豆糕被端上来,这次,张静娴的舅母没有阻止。

“甚是美味,多谢舅父的款待。”谢蕴咬了一块香软的豆糕,也只一块便放下,他眼角余光瞥见女子失神的表情,又道,“只是孟大夫约好了今日到家中为我送药,恐怕不能再留。”

话说到这里,张双虎起身,亲自将他们送到通往山间小院的那条路口。

“舅父,舅母肯定有话要和您说,您快些回去吧。”张静娴知道舅父急切的心情,和他摆摆手,让他快回去。

这会儿天气已经有些热了,她主动帮谢蕴推着辇车回到高处的篱笆小院,一路沉思不语。

从院门到房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十五块青石,张静娴下意识踩到青石上面,男人瞥了她一眼,漠然绕开。

“……郎君先在房中歇息,我去库房拿些麻绳。”

“阿娴拿麻绳,要做什么?”

“将青石移走,在院中太碍事了,还是铺上木板走起来方便。”

张静娴同他笑了笑,一点不知疲倦地向库房走去,她好像从来都精力充足,不会觉得累。

背后,谢蕴盯着她的身影,拿出张双虎送给他的红豆糕,慢条斯理地咀嚼。

他留在这个农女家中养伤的决定没有错,她人虽普通木讷,但还算有可取之处。

一块红豆糕吃完,张静娴抱出了一团麻绳。

院中已经空无一人,她回首向房中看了看,发现窗内有阴影移动略略放心。捡出一根最粗的麻绳,她比划着套住靠近院门的第一块青石。

低下身的时候,张静娴愣住了,方才没仔细看,青石的上方居然有一块小小的蒸豆糕。

它被桃叶包起来,随意地放在石头上。

是他留给她的吗?

在舅父家中,因为担心舅母介怀,虽然很想念,但她一口红豆糕都没吃。

张静娴拿起已经变凉的豆糕,慌乱又一次涌了上来,她一句一句和自己说没关系,她的付出比一块红豆糕多得多。

慢慢地,她恢复了平静,小口小口吃完了豆糕。

只有一点点碎屑她不舍得丢掉,放在了桃树下,等着黄莺啄食。

中午,孟大夫再次来到这间偏远的小院,惊讶地发现门口多了许多块青石,而上次见过的那位张娘子,正灰头土脸地将石头摆放在篱笆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