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阴天子38(第3/6页)

不过,他如此弱小,无法在山林里自由穿行,很快,菌丝蔓延,原地长出一个白衣道人。

“祝长生”又活了,抱着怀里的小婴儿,就像第一次相遇时将他从土里刨出来一样,抱着他往山下走。

一切好像回到原点,什么都没有变。

“祝长生”转头回望道观,只剩一片废墟,于是不再回头,抱着小太岁往山下去了。

若有人向他求药,他也并不吝惜,会取一片太岁肉,让人与药一起送服。

但灵州身染瘟疫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药,或者说,太岁肉已经没了加强药效,治好瘟疫的能力。

哪怕得到了太岁肉,也无法根治疾病,无异于饮鸩止渴,还会留下无穷的后遗症,像太岁一样,生出对血肉的渴望。若能抑制本能,还能多活些时日,一旦陷入返老还童的诱惑,就会快速失控。

“祝长生”究竟是死而复生,还是太岁捏造出的化身?没人知道这个答案。

他像记忆里那个温柔悲悯的师父,抱着小太岁走遍灵州。若不想死在恐怖的疫症下,就要沦为太岁的信徒。

灵州有了长生天尊的神位,人们虔诚供奉,在这一场巨大的浩劫里越陷越深,无人可以逃过。

哪怕侥幸从瘟疫中存活下来,也会被“长生”引诱,毫无抵抗坠入陷阱之中。

世人皆求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只要供奉长生天尊,去观中拜一拜,求一求,就能领到太岁肉,摆脱沉重病弱的躯壳。

从此,生与死达成平衡,他们会成为不死的太岁,最终的结果也不过被同化,并入太岁之中,借此获得永生。

“道友,这就是灵州。”

祝长生坐在棋盘前,眼中带着温煦的笑意。

他们不再被疫症所扰,也不会被年老所困,难道不是一件妙事吗?

“你是长生,还是太岁?”姜予安反问。

眼前的祝长生,究竟是那个病弱道士祝长生,还是太岁化形而成?

他所求的是什么,吞噬灵州的一切,借着信仰之力褪去凡躯,化为仙灵?

“我是长生,也是太岁。”

“只求一条活路而已。”祝长生道。

祝长生希望小太岁能活下去,小太岁同样希望祝长生能活下去。二者是一体的,有相同的执念。原来是太岁肉和小太岁,现在是祝长生与太岁,他们之间,形成了新的共生关系。

他是长生天尊,是太岁道人,也是太岁化形,是无数活人组成的聚合物,只是其中“长生”、“太岁”是主导者。

道观里悬挂的灯笼随风摇动,檐下宫铃轻响,静谧安然。小院里一切如初,就连盛放太岁肉的水缸都一样,但里面只有清澈的山泉,并不见那个粉白可爱的婴孩。

他们只是太想活下去了。

想活,有什么错呢?

哪怕是没有灵智的太岁肉,也是想活的,病入膏肓的老道士,从小体弱的祝长生,都想活下来。

掉进岩缝里的种子会生根发芽,埋进地底的草木会钻出泥土,这是根植于所有生灵身上的本能。

相同的本能,还有争抢养分。主枝强壮,分枝就会细弱,当林中生出巨大的草木,它所在的地方,就比其他地方荒芜许多。

灵州的万物都想活下来,只能并入太岁之中。恰好,太岁来者不拒,只要是有生机的生灵,都可以成为太岁的一部分。

姜予安垂眸向山下看去,这一刻,看到的不是万家灯火,而是一个巨大的怪物。

无数白色菌丝铺遍整个灵州,天空、大地、街道、府城……全是白色菌丝,那些行走的人身上也长满了菌丝,诵念道经的时候,菌丝也在生长,缓缓散发出乳白的微光,一片平静祥和之色。

灵州已经活了。或者说,灵州已然是一个整体,除了山川河流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其他东西全都被太岁兼容了。

他们来的路上没有看到游鱼,也很少看见飞鸟,因为一切都在太岁之中。

同时控制着灵州幸存下来的绝大部分人,太岁已经分不出精力去继续维系无用的表象,所以,没有游鱼,也没有飞鸟。

青云子卜算出的卦象可以说很不好。

遇山无路,遇水而阻。

只有天下至尊,才能有一条生路。

如果没有姜予安,任何人进来都只有同化一条路可走,单薄的个体根本无法与太岁这个恐怖的怪物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