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瓜果(第5/7页)

因为不管任务由谁抓,功劳归谁,只要垦开戈壁种上瓜果,受益的就是西北老百姓们。

那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过他撸了撸脑袋,又问陈棉棉:“秦小北愿意接手吗?”

赵军也说:“我了解秦小北,那孩子可不是一个愿意踏实做事的人,我怕他不愿意接。”

那就是为什么,陈棉棉刚才要专门在马路上高声骂秦小北,还说他是个大蠢蛋了。

作为天龙人,他既不了解农业,也不关注农业,有人直白跟他讲农业他还会嫌烦。

因为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就是个纨绔。

但陈棉棉用骂的方式,喊出了‘农垦’的重要性,把大字报打上太空,让全国的红小将和干部们刮目相看,秦小北能不动心?

说不定他这会儿就在研究,要怎么把任务抢过去呢。

这时严老总带着任务上门,于他来说就好比瞌睡遇到枕头,他乐得接手呢。

分析完情况,陈棉棉又说:“严书记,您放心去跟秦小北讲吧,他会答应的。”

严老总点头,但他挺疑惑一点的,他说:“秦小北来不是应该住到咱钢厂嘛,但咋没住?”

又说:“他住在哪,我上哪儿找他去?”

陈棉棉说:“应该住在五七干校。”

再说:“您应该明白的,他要走仕途,当然就要住进干部的大本营,跟干部们打成一片。”

严老总也是干部。

但他就跟魏摧云一样,是不可能高升的。

因为他一丁点政治觉悟没有不说,既不会巴结上级,也不会搞面子工程。

如果不是陈棉棉讲解,他甚至都不明白,为什么秦小北要特意住进五七干校。

既事情对西北的发展有利,事不宜迟,他这就去跑腿,约见秦小北了。

第二天是中秋节,赵军腿不方便,就不出门了,由林衍开车,陈棉棉带着妞妞,要去品尝葡萄园里的第一茬葡萄了。

有苗不愁长,再加上水源充足,不过一年时间,葡萄树已经成林了。

但第一年嘛,挂果的树并不多。

只是偶尔一颗树上有一串或者几串葡萄。

俞老已经调走了,现在负责管理的是江老。

等到妞妞下车,他牵着她的手进了葡萄棚。

领她到一串葡萄前,他笑着说:“摘一颗尝尝吧,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味道。”

陈棉棉随手摘了一颗丢嘴里,一嚼,皱眉头了:“怎么还是有点酸。”

林衍也摘了一颗,尝了尝说:“确实酸。”

妞妞见葡萄串旁还有个卡片,念说:“0001号,56颗,爷爷,葡萄还有编喔。”

为防社员或者右派们偷吃葡萄,江老给每一串都编了号码,他自己也就吃过两三颗,还是为了品尝酸甜度和成熟度。

也直到妞妞摘了一颗,他才又摘了一颗放嘴里,并说:“其实这才是葡萄最好的口感。”

又解释说:“长相思这个品种要在别的地方,酸味会远超甜味,也就在咱们戈壁滩,因为光照够充足,甜味会略胜于酸味,而用它酿造白兰地,口感绝对会是最棒的。”

据说葡萄太甜,酿酒的时候就会不稳定。

反而,它的酸味能让酒在发酵时更稳定,酿出来的酒口感和风味也会更好。

所以这个品种是祁嘉礼专门挑出来的。

规模化种植,也是为了酿酒。

今年葡萄结的不多,就由陈棉棉做主了。

其中三分之一得送到三个基地,另有三分之一送到供销社,发到各个公社让社员们吃。

最后一部分直接送到钢厂分给职工们,因为钢厂职工为了挖葡萄渠,是挥洒过汗水的。

陈棉棉这样规划,但还得问问江老的意见,他觉得这样分配可不可行。

不过江老就不说提意见了,他对陈棉棉甚至有种巴结的心态。

因为唯一能帮他翻案的人只有祁嘉礼。

祁嘉礼对他也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要他全力支持陈棉棉的工作。

他笑着说:“陈主任,您是一把手,葡萄怎么分配您说了算,您怎么分配,我就怎么干。”

这几年革命形势不严竣,右派胆子也大了。

那不,妞妞迈着轻跃的步伐,正蹦蹦跳跳往前走着,却听江老喊:“赵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