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3页)
思及此处,他不由屏住呼吸,肌肉绷紧,不觉紧张起来。
阎罗默不作声地整了整衣冠,朝金龙叉手行了一礼,神情郑重道:“在下无意冒犯,只是殿中之人,是我心上之人,我只想日夜守护,不离左右。”
金龙静默片刻,忽然又朝他喷出一口鼻息,龙气凛然,比方才更甚三分。
阎罗硬顶着扑面而来的龙息,挺直腰身,他心口蛊虫躁动,在那龙息之中忽地感应到了一缕萦绕的死气。
他后知后觉地领悟了金龙的意图,立即追溯着那缕死气而去。
与此同时,太极殿内,慕昭然闭上眼,神识没入石相,同石相一起遁入地底灵脉深处探查,顺着灵脉的流向游走于南境地底。
果不其然,在三条主脉的大灵眼处,和七条支脉的小灵眼处,皆发现了异常的法阵波动。
这座法阵紧密地嵌合在灵眼之内,每日子时运转一次,不断地抽取着灵脉之中的地源灵力。
这座法阵不知已依附在地底灵脉上多少年,这般日复一日地窃取地源之力,使得南境地底的七条分肢灵脉已几近枯竭,只剩三条主脉还暂未受到影响。
慕昭然恍然明白,为何各地会山枯水竭了。
灵脉乃是地源之力而成,而地源之力又来自于地核,这本是生生不息之力,但那一座法阵依附在四境的灵脉之上,窃取地力,使得回归地核的力量越来越少。
地核衰败,地源之力亦随之衰减,灵脉受损,终于也开始影响世间生态了,最先受到影响的,必然是那些本就灵气稀少的凡间地界。
南荣王宫这样建在灵脉主脉之上风水宝地,目前还未受到损害。
但若是继续下来,主灵脉也早晚枯竭。
慕昭然仔细探看过每一处灵眼之上的法阵,发现了南境地底的这个法阵和东海的不同,南境的主灵脉灵眼之上多了一个遏止法阵运转的禁制,才使得主灵脉未受到侵蚀,仍然灵气充盈。
只要主灵脉未断,南境山水的根基就在,想来这也是南境山枯水竭的现象没有其他几境那般严重的原因。
慕昭然从那禁制之上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和之力,神识试探性地靠近禁制,一道意念忽然从禁制而出,没入她的意识之中。
慕昭然眼前浮出一根通体幽蓝的法杖,杖身雕刻着密集的星象图,隐约可见其内有星点之光闪烁,仿佛是将整个夜空浓缩于此一根法杖之内。
正是这根法杖之上的禁制压制着那一座掠夺灵脉的法阵。
“是星杖,前任南荣圣女的法器?”慕昭然没有见过前任圣女,但在圣殿中看到过她的画像,她的手中便持有这样一根法杖,乃是她的本命法器。
南荣圣女皆出自皇家,前任圣女与慕昭然亦有血缘关系,是她曾祖父的姊妹。
前任圣女坐镇圣殿三百余年,已修炼至化神巅峰,却不知为何,后来修为逐年衰弱,在慕昭然出生那年,最终油尽灯枯而陨,临死时将圣女令封入了她这个继任者的体内。
星杖中传出一道微弱的意念,是星杖之主残留的神识,也是她留于人世最后的遗言。
“我当年察觉南境灵脉之上,有法阵暗汲南境地力,多番探查之后,最终确定此法阵的阵眼,竟在承天鉴。”
“奈何天道宫神威之名深入人心,承天鉴为天命所在之象征,被四境奉为至宝,一旦损毁,必会引起战乱纷争,想来这亦是天道宫以“天命”之名,控制四境的手段。”
“承天鉴不可毁,法阵亦无法破,无奈之下,我唯以身化祭,炼此禁制,遏制南境地底主灵脉之上的窃力法阵,以此延缓南境灵脉之衰。”
正是星杖中禁制之力与法阵之力不断厮杀,才导致了作为阵眼的承天鉴力量不稳,出现崩毁之兆。
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慕昭然暂时没敢擅动这地底的法阵和禁制,从灵脉中退离。
石相的煞气从太极殿的地底浮出,飞速收拢,凝结成一只巴掌大的石相跳上慕昭然掌心。慕昭然随即睁开眼睛,抬眸便看到了沐浴着朝阳辉光,抬步踏入殿中的身影。
阎罗走到她身边来,面色凝重道:“我找到了陛下身上死咒术的最后一个‘死’字,在圣殿的承天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