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4/4页)

“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境中,被收养者并非家庭情感结构的强势方,亦非心理安全感的源点;

他们通常更容易被忽视,被牺牲,或被默认承担补偿角色。”

何毓秀滑动的手指微微停下,他一时不太确定要不要继续看下去。金煦,到底又偷偷搞了什么……

他稍微平复了一下心绪,继续滑动页面。

——【注】以上为通用社会模型演算结果。

【异常修正 / 手动覆写】

“何毓秀不该成为那样的人。”

“假设,从他进入这个家庭开始,就不断向父母、朋友与环境传递‘他脆弱、他重要’这一核心认知,

那么在长期的心理建构之下,监护人将不可避免地倾斜情绪与资源,用以‘弥补’,甚至主动制造某种形式的优待机制。”

“这种机制一旦成立,便会在潜意识中成为标准流程。

监护人会在无意中重复满足他,逐渐将‘保护何毓秀、何毓秀很重要、他不可替代’内化为家庭关系的本能反射。”

【结论】

“这个家不能没有何毓秀。”

[LO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