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帝都风云之十四(第3/4页)
阿念笑,“他俩今天没回来,在师傅那边呢。”
小唐总管想了想,点头,“哦,原来是方先生啊。”好奇的跟阿念打听,“方先生是不是很难说话?嘿嘿,李侯爷过去,都碰一鼻子灰。”
阿念连忙道,“主要是老人家性子耿直。”
“看你这话说的,李侯爷不耿直了?”小唐坏笑,“不过,方先生怼得真好。”
阿念:……
小唐总管倾诉之后乐呵呵的走了,阿念的心绪却愈发沉重,不管寿康宫之事与小唐总管是否相关,阿念自己也希望小皇帝能与曹太后做一个切割,只是……从双胞胎的事情,到寿康宫之事,这两件事,一件与江侍读的儿子有关,一件与江侍读有关,寿康宫与江侍读关系不大,但是江侍读给小皇帝出主意,小皇帝找了太皇太后,然后,韦相与曹家各挨太皇太后一记大耳光。
不论阿念承不承认,他似乎身不由己又水到渠成的走到了曹家的对立面,甚至,因他给小皇帝提建议之事,他得罪的不仅仅是曹家,恐怕韦相也会觉着他多事了。
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阿念为官多年,却是第一次迷惑了。
突然之间,阿念有些后悔让岳父回帝都任职之事了。
阿念心下不宁,找子衿姐姐商议,何子衿沉吟半晌道,“是不是想得多了?”
阿念道,“我自问处处谨慎,可你说,咱家自到帝都,发生的这些事,直接或间接的,怎么就把曹家和韦相都给得罪了?”
何子衿也不知为啥啊,何子衿道,“要不,就先别叫爹他们回来?”
阿念道,“这就太可疑了。”
何子衿敏锐道,“你的意思是……”太皇太后一系做的这事,何子衿自己就摇头,“不大像。”太皇太后不大像这样的人。
阿念道,“这个人,必是一位极精于权谋之人,现在只得庆幸他与咱们尚无恶意。”一连串的事情太过可疑,但叫阿念自己说,他都不晓得如何入得这局。或者,他并不是此人局中的意图所在,只是因缘际会,受到一些牵连罢了。毕竟,他官职不高,家世不显,于帝都委实算不得一号人。而且,这人手段高妙,阿念如今已不得不站在太皇太后一系了,他深深得罪了曹家,然后,在小于帝面前说了分外之话,以至内阁首辅的韦相被训。阿念现在,敢上他家门的就是小唐总管,小唐总管是谁的人,不言而喻。
“太厉害了。”阿念喃喃。
何子衿挑眉,阿念道,“这事虽不知是哪位大人的手笔,但委实是太厉害了。怪道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哪,帝都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要说阿念习惯自权谋利弊考虑,何子衿就偏感性一些,何子衿道,“咱们都是出自好心,只管坦荡就是。”
阿念点头,“幸亏是出自公心,不然,我这心就更不安了。”
何子衿道,“你心安就好,只是你一定要小心。我不担心太皇太后,咱们与小唐大人交好多年,又有朝云师傅的面子,再者,太皇太后并未有恶意。我是担心韦相和曹家,你小心着些,曹家不过小人,韦相却是首辅。你以前不是说过么,陛下极是信重韦相。”
阿念叹,“是啊。”甭猜什么幕后主使了,阿念上遭多嘴,韦相与曹家都遭了训斥,阿念这个多嘴的,怕也落不了好。
只是,阿念未料到,他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阿念很快收到翰林掌院学士的谈话,意思是,翰林院要修先帝在位时的史书,此事轻忽不得,翰林院里看来看去,此事非江侍读莫属啊。因此事比较急,阿念这做帝师的差使不由就暂放一放。
掌院学士都这样说了,阿念能说什么。
好在,小皇帝顾念旧情,虽则江先生不再给他讲课,还是赏了江先生一些东西,算是感谢江先生这些年对他的教导,也全了江先生的颜面。
阿念除了谢恩,能说什么呢。
阿念去了帝师一职,虽则官位上没什么变动,但地位上委实一落千丈,简直不必宣扬诸人也知道江侍读要倒霉。阿念也算是见识了一番人情冷暖,好在,阿念两个小舅子一个表外甥都在翰林,再者,沈素的亲家宋学士亦是翰林院老人儿。宋学士精书画,现在是小皇帝的书画先生,宋学士与阿念先时就认识,如此有宋学士的面子,还有阿冽兴哥儿大宝等人,翰林院诸人倒也不敢将轻视摆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