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北昌行之八十九(第4/5页)
“是啊,这可是人眼亲见的。”阿念道,“以后找姐姐占卜的人,怕是要多了。”
“我现在又不专干占卜,放心吧,我不给外人卜,不然,落个神婆的名声就不好了。”何子衿道,现在跟小时候可不一样,小时候那是挣些银钱补贴家用,何况,那会儿她爹还只是个秀才,她从事占卜行业没什么。如今家里人都做官了,她亦是有夫有子,岂能还做这占卜的行当。何况,何子衿身为上一世接受过科学世界观教育的人,对占卜之事,一向不大信的。
“也好,占卜之事,玄之又玄,家里自己玩玩儿便罢。”
夫妻俩说一回姚节定亲的事,待双胞胎小猪崽儿一样睡熟了,难免亲热几番。
让何子衿没想到的是,北昌府权贵圈的消息这般灵通,她回家不过几日,纪大将军继女定亲一事就传的沸沸扬扬,简直没了个谱儿。
保守一点儿的人不过是说,“唉哟,听说那天气可是够邪性的。”
脑洞大的则是这般说辞,“何止邪性!我听说定亲那天出了一件奇事,唉哟喂!天雷轰顶啊!什么?你不晓得?!据说一个天雷劈下来,就把一棵千年的老黄杨劈成了两截儿,然后,从老黄杨芯儿里,你知道掉出了什么吗?”
“什么?”
“一条白练一般的白蛇。”
这要是有如何子衿这般两生一世之传奇经历的,都得以为这是《白蛇传》的另类开场呢。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与此同时,就如阿念所说,何子衿在北昌府迷信界的名声渐渐响亮起来,有些个碎嘴的,还同何子衿打听这事儿呢,何子衿自然轻描淡写,“没有的事儿,就是早上天气不大好,待聘礼队伍到将军府时,天光大亮,立刻就是拨天乌云见日明。大好的晴天,大吉的兆头。”
接着就有人打听何子衿给出的那主意,还问,“江太太,听说这叫以煞破煞,是不是?”
“什么煞不煞的!定亲的姚千总本就是军中出身,当兵的,纪将军府更不必说,亦是武将门第。如此,迎亲穿军袍铠甲才威武不是。还什么煞不煞的!说的有鼻子有眼,没有的事儿。”
“诶,怎么会没有的事儿?这以煞破煞的主意,不就是江太太你给想的吗?说来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江太太你竟是精通卜算之道啊!”
“您这都是打哪儿听来的啊,都传的没个边儿了。”
“诶,江太太,你给我算一算,我家儿媳妇什么时候能给我生个孙子啊。”
诸上这般请求,何子衿觉着自己要是打出个神算的摊子来,定能大火。只是,她现在身为光明磊落的文化界名人何山长,哪里能再行占卜之事呢。
不过,因着现在自己在占卜界这炙手可热的情势,何子衿还是暗搓搓的窃喜着到朝云师傅那里炫耀了一回,并极力表示,“实没想到啊!只是我现在当真不再占卜了,只得辜负广大百姓的厚爱了。”
朝云师傅险没吐出来。
亏得何子衿嘴巴咬得死,没有应任何一家的占卜之事,就这样,祖母何老娘还想着给她介绍两笔不错的业务呢。因看着自家丫头片子完全没有半分给人占卜的意思,何老娘劝说不动,只好把收到的谢礼又还了人家,自此也不再接受这占卜的请托。
这些天,何老娘心情不大好,除了受人请托失败,退还谢礼之事外,还有就是孙子既将去帝都任职之事了。非但孙子要走,孙媳妇与重孙子也要一道跟去。
孙媳妇去不去的,何老娘是愿意孙媳妇去的,好方便服侍孙子。只是,重孙子也要去,何老娘就很是舍不得了。何老娘还私下与儿媳妇商量,“阿灿这样小,行这般远路,叫人如何放心的下。把孩子放家里,我帮着带,待孩子大些再去帝都,岂不稳妥?不然,我委实不大放心!”
何老娘不大放心,沈氏难道就放心不成?只是,沈氏道,“我看阿冽的意思,也是要带阿灿去的。何况,当初咱们来北昌府时,阿晔阿曦那会儿还比阿灿要略小一些呢。”
何老娘叹道,“那会儿有朝云师傅一道,又有大夫随行,如何一样呢。”
沈氏便越发不放心了。
何子衿因弟弟弟一家要去帝都的事,也时常回娘家看看。何老娘、沈氏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同何子衿说的。何子衿听了这话,想了想,道,“孩子自然是跟着父母更好。要是祖母和母亲担心阿灿年少,路上不放心,那不如寻个大夫同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