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北昌行之八十(第4/5页)
子衿姨妈很矜持的点了点头,谦道,“这也不算啥。”
“哪里不算啥啊,我们正经学里还没有骑射这一项呢。”重阳说着叹了口气,道,“我虽不是那读书的材料,可也想着,如今学里的课程,无不是针对将来科举所设,而当年孔圣人钦定的君子六艺,如今又有几人重视呢?我为此很是忧心。”说着,那张仍带着几分稚嫩的面庞还惋叹了两声。
何子衿看重阳那装模作样的模样,心下很是好笑,面儿上只作不知,道,“重阳,以往姨妈是小看了你啊,不想你竟还有如此心胸。”想着莫不是重阳也想开个才艺班还是怎地?
重阳连忙道,“哪里哪里,以往我是没有的这般想的,皆因姨妈所作所为熏陶所致,我方悟及此道。”
切,还悟道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小子要出家做道士呢。何子衿依旧不上重阳的勾,笑道,“你这孩子,有这心思便好,你年纪尚小,这些事,有大人操心就好。明儿我打发个人同你叔外公说一声,你叔外公正管着府学这块儿,让学里将君子六艺的课程设齐全就是。”
重阳一听这话,顿时张口结舌,扼腕不已!唉呀,他怎么没想到叔外公这里啊!唉呀,姨妈也太鸡贼啦!重阳连忙道,“哪里用麻烦叔外公,这么点儿小事,太麻烦了。”唉呀,学里将君子六艺的课程设全,他还怎么开班啊!
“麻烦什么,你们是家族的未来,为着你们,再如何麻烦都不算什么。”何子衿笑眯眯的呷口茶,问重阳,“你还有事不?”
重阳哪里还有什么事啊,他那事,还没说出口,就叫子衿姨妈能截断了,而且,子衿姨妈这主意明显比他的小算盘更是一劳永逸,周全妥帖。
重阳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回了家。
当然,回家前没少与阿晔又嘀咕了一阵。
何子衿不稀罕知道他们这些小家伙们的事,随他们嘀咕去吧。
何子衿把府学里君子六艺的事亲自到娘家同她爹说了一回,何子衿道,“虽说科举要紧,现在只考四书五经,不考君子六艺,可孩子们略学一些也没什么不好,总不能只学四书五经,这样未免太狭隘了。”
何恭想想,倒也觉有理,思量几日,便拟了写了篇文章上承提学大人。其实吧,任上这些大人,很少说一味贪鄙啥的,杜提学还是余巡抚在任时的老人,亦非贪鄙性子。何恭上了文书,杜提学还亲自去府学看了看,回来召开部门会议,何恭这意见好上,但是,府学一家好说,下头还有好几个县呢,而且,君子六艺,得各有先生吧。既有先生,就又是一笔开支,别个不说,银子从哪儿来!
这些都是问题。
何恭现在可算有的事忙了,重阳没几天又去找子衿姨妈了,他同子衿姨妈商量着,他也想办所学院。这话一出,把阿念这个探花都吓一跳,阿念直道,“我看错了重阳啊!重阳你有大志向!”在古时,办书院,传道授业的都是圣人一般的人物啊!就是如今,不说他家子衿姐姐素有贤良之名,当然,他家子衿姐姐办的是女学,可以略去不计。就是现在,能做一书院山长的,无不是当地有名望之人。重阳这个年纪,就想办书院,其志向,当真不小!
重阳连连摆手,他毕竟年纪小,脸皮虽有一定厚度,却有些禁不起长辈打趣,重阳道,“姨丈你莫要笑我,我又不是像姨妈这样办这种书院,我是想着,办一所教人一技之长的书院,不知道成不成?”
阿念没听说过世间还有这样的书院,一时思量起来,倒是何子衿心下一跳,暗道,这不就是技校么!何子衿先问,“重阳这主意怎么来的?”
重阳老实的说,“我看现在人想学一技之长,莫不是先寻了铺子做学徒,学徒做上四五年,转为伙计,伙计再熬,熬的小管事、大管事、掌柜。其实,学徒哪里要四五年,我看有些事情并不难,这四五年,多是让学徒打杂,要是正经学,半年不到就能学会。所以,我想着,开一所这样教人一技之长的书院,这样既能让人快些学到技术,我这里也能有些收益。”
一不留神,把实话说出来了,重阳很是有些惶恐,生怕姨妈姨丈找他娘去告状。
阿念道,“这事莫急,我先想想,这不是寻常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