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朱老太太笑,“那便罢了,等你下次来,我再叫厨下蒸酥酪给你吃。”

赵长卿笑应。

袁氏与朱家姐妹不在,赵老太太与朱老太太说起话来格外反格外自在,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琐事,中午用过饭,赵老太太带着赵长卿告辞。

一回家,凌氏便告诉赵长卿,“李姑娘来了,你到苏先生那里瞧瞧去。”有位与丈夫顶头上官相熟的先生,凌氏越发觉着苏先生请的好。

赵长卿问,“李姐姐是来找苏先生的吗?”

凌氏笑,“过午就来了,你尚未回家,我与她说了几句话,她便去苏先生院里了。咱们是主人家,你既然回来,就去说几句话。”

赵长卿点头便去了。

李明珠向来是爽快跳脱的脾气,等闲安坐不住的,此时竟坐在一畔看苏先生缝制衣衫。赵家包苏先生母子的四季衣裳,苏先生自有手艺,并不需主家给成衣,直接拿来料子,她与苏白的衣衫都是自己缝就。

苏先生见到赵长卿就笑了,看她衣裳还是晨间出门时那一套,笑道,“这是刚回来。”

赵长卿笑,“听母亲说李姐姐来了,我过来看看。”又与李明珠打招呼。

李明珠笑着拉她到炕上坐,“妹妹这出门的行头可真好看。你眉间点这么个大红点,真跟年画儿上的娃娃似的。”

赵长卿眨眨眼,“年画儿上的娃娃难道有我这样的美貌?”

李明珠哈哈大笑,苏先生端来一盏温水给赵长卿喝,捎带看向李明珠,无奈道,“你看长卿多会打扮,明珠,你已经八岁了,也该学着梳妆穿衣。”

李明珠常年把头发梳成巾帼髻,髻边寥寥的簪几朵珠花,耳际垂下珠坠,不论颜色还是样式,完全不搭。她本人论相貌只是清秀,又不注意妆扮,故此平凡的如同路人甲。李明珠不以为意,懒懒道,“人各有志,这个一点意思都没有。”

“什么有意思?”

李明珠笑,“前几天我与楚姐姐出去打猎,虽然我什么都没猎到,就觉着很有意思。”

苏先生摸摸她的头,“男人挽弓引箭,女人相夫教子,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生活。你与别人不一样,以后会很辛苦。”

李明珠惆怅,“表姑,我就是与别人一样,也会很辛苦。我没见过不辛苦的人,我现在就很辛苦。”她眼神一闪,露出几抹慧黠,凑到苏先生面前道,“表姑,你要不要让我少辛苦一些?”

苏先生含笑给她拨正髻边珠花,温柔的语调带着淡淡的果决之意,“明珠,你最亲近的人是谁?不是我,而是你父亲、母亲、同胞的兄弟姐妹。相较之下,我只是一个外人,永远不要为一个外人伤害亲人的心。”

李明珠抿紧唇线,这让她清秀的脸上有一种郑重的神色,李明珠道,“我从未把你视为外人。”

苏先生笑,“我知道。但,家事不是你这样先斩后奏的。你应该先试着跟父母商量,而不是率性而为。你已经长大了,知道人情世故。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你有空来看看我,就够了。”

李明珠叹口气,恳切道,“我不是率性而为,我是真心倾慕你的人品。我始终觉着,我的家人慢怠于你,将是我家人最大的损失。”

赵长卿暗叹,她从不知道李明珠这样会说话。

苏先生一笑,“明珠,天下事,随缘即可。”

李明珠惋叹,“我总觉着,事在人为。”

苏先生不再说话,只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赵长卿与她相处日久,立刻读懂苏先生的意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

李明珠最终没能说服苏先生,实际上赵长卿觉着,不要说一个李明珠,就是八个李明珠加起来,想要说动苏先生都是妄想。苏先生是那种看起来非常温和,其实异常有主见的人,要改变她的主张,难于上青天。

这让李明珠告辞时都有些郁郁,赵长卿送她出门,李明珠小声抱怨,“你也不帮我说话。”

赵长卿喊冤,“李姐姐,我现在连你们要说什么还没闹明白,要怎么帮你说话啊。”

李明珠挑眉道,“哪里还用知道前因后果,你只要跟表姑说,一家人啊,不要生分,也就够了。”

赵长卿笑,“我以为这些话李姐姐已经说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