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日,田家姊妹上学去,季凤跟他们蹴鞠时,嘴快的说了自家阿姊要去黎家登门庖厨的事,惹的那些市井子弟满心艳羡。
“你阿姊真有能耐,连黎家也去得。”
“不知那黎家是啥样的,是不是金子做的地,玉石砌的墙?”
“等你阿姊见着了也和我们说说呀。”
这事自然也在五陵子弟之间传了个遍,他们则不乐意了。
王昌和黎富业一样,很是不喜欢那些关外民,偏偏范书师愿意招收他们,这蒙学的地都被他们给脏了,得知这事,问黎富业:
“你不是说你家绝不许一金女娘登门吗?怎么还下帖子请她呢?”
“是呀,她阿姊做的菜就那么好?”另人道。
黎富业可是带头抵触关外民的小学子,这会反倒将人招到家里去了,他们都跑来问:
“你们黎家怎么请了她阿姊去呢?”
这是他阿母的主意,黎富业正为这事不自在,偏偏都来问,于是推开他们,脸色沉沉的走了。
柏树上积雪未化,太阳出来了,那些市井子弟不嫌冷,雪地里也要蹴鞠,将一颗皮革缝的羽球追来撵去,脸上金灿灿的。
那里季珠也高兴,蹲在树下一面玩雪,一面告诉小幺这事,
“阿姊做菜好吃,连黎家也下帖请她,全家都替她高兴。”
“阿姊真厉害。”小幺比划道。
看的黎富业越发的恼怒,攥紧了拳,只听小僮敲钟示意开课了,他才忿忿的转身进去了。
不一会儿,堂室内呜啦啦满了人,范书师先宣布了选中唱《大风歌》的五个名额,他将名字念来:
“黎富业,王昌……”
这事虽小,但也是在百官面前献唱,他选的人,有四个都是五陵子弟,他们的雅乐是从小熏陶的,唱的的确好,且这样的大场面不易露怯,再个,也有他们出身显赫的缘故。
这名单一出,那些五陵子弟脸上有得意的光彩。
市井子弟则灰悻悻的,尤其是旺儿,他们都觉得,这次献唱的五个人,全是那些五陵子弟了,他们这样的必定没份了。
还剩最后一个名额,却听范书师顿了顿,念道:
“季珠。”
“什么?”
“什么!”
底下一阵的吃惊,
“怎么会是她?”
五陵子弟与市井子弟都炸了锅,七嘴八舌的。
范书师之所以选季珠,因她功课好,品学兼优,是范书师衷心喜欢的弟子,故而独独选了她这样的市井子弟,给她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肃静!肃静!”
范书师自有道理,不理会底下的吵杂,命将昨日写的字拿出来,黎富业却不忍了,站了道:
“我绝不和她这样的关外贱民同伍歌唱!”
这说的是季珠,范书师平常道:
“你不愿,为师就挑旁人,可有愿意的?”
只见齐刷刷的举手,都是那些市井子弟,跃跃欲试,范书师道:
“圣人说有教无类,你们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以后再不要说关外关内,贱民贵民的话,黎富业,罚你将今日的文章抄十遍。”
“学生不服,季珠唱的好也罢了,她唱的并不好!甚至羞于张口,这样的人凭什么在春祭上献唱?”黎富业道。
“就是呀。”
“学生们不服。”
五陵子弟应和道。
范书师则道:“季珠,你到我这里来,我替你击筑作乐,
你将《大风歌》唱一遍。”
季凤本高兴的,一听这话,不由的替妹妹揪住了心,
“去呀,小珠别怕。”
小幺也回头冲她比划,只见季珠听话到讲席那去了,她过了年还不满八岁,个子不显,站着和那范书师坐着将将高,脸蛋红红的向着满堂的学子,将一双手绞在一起。
只听筑乐响起,季珠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甚至因为想到了高祖做此歌的场景,稚嫩的声音也唱出了激昂,一点也不忸怩,认真又可爱的,将这歌唱的酣畅淋漓。
黎富业看呆了,也听呆了。
范书师目光赞赏的点了点头,他就知道,这孩子唱的能服众。
到了家中,季凤绘声绘色将这事和田氏说了:
“四个都是五陵子弟,独我妹妹不是五陵子弟,也能在百官甚至皇帝面前唱歌,可见她多得范书师看重了!小珠就那样,当着所有人的面,唱了这歌,他们都听的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