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4页)

如今接了季胥递的尺籍来,意思的扫了下,便还给了她,请季胥坐了,自己也向案坐了,沾了笔墨,在木牍上写着,一面盘问她何时去、何时归、为何缘故。

只见他那木牍,已书有不少申办传的乡民姓名,缘由各异,走亲访友的、买办的,一日下来要办不少份的传。

梁兆另起一栏,写道:

“……牛脾乡本固里季胥携妹凤、珠,过灵水县,买办用物,腊月二十往返……”

这封木牍还得移送给县廷,得上头批复,因而,末尾书道:

“壬申年十二月十八日牛脾乡啬夫梁兆谨移,一编敢言之。”

搁了笔道:“这办下来也快的,一日的功夫,明日晡时你来取就成,不耽误你后日出去。”

确实还是很有效率的,季胥谢过方告辞了。

两个妹妹正在院里,和乡啬夫家的女孩儿蹦蹦跳跳的玩闹,她招招手,说回家了,便都跑了来,出了院子和女孩摇手告别。

翌日晡时,季胥取回了那份传,小小的一块竹简,上头所书和乡啬夫一编的陈辞一样。

这日腊月二十,季胥三人大早起来梳洗,两个妹妹分外兴奋,季珠连瞌睡都无,和季凤一块嘁嘁喳喳的,有很多话来说。

自是都穿上了那鸡鸣布做的鲜亮襦绔,凤、珠两个还特地扎了红头绳,季凤道:

“嗳哟,小珠,去县里就别戴臂褠了,快摘了。”

平素她们在乡里玩,俱会两只袖子俱会套上防脏的臂褠,冬裳不似夏衣轻薄好洗,再说,几家能阔的有两身绵衣来换的,她们贴身穿了旧日的秋衣,当作里衣,便勤换里衣和臂褠,要方便的多。

季凤道:“从前听那崔思说,县里的人可干净着,都不戴这臂褠。”

季珠闻言,乖乖摘了,这些小事,季胥俱是依她们自己做主。

天方亮,她们便吃过朝食,向县里出发了,这路程可远着,足有三十里,得走将近两个时辰。

季胥本打算自己去的,想着妹妹常听人说县城如何,便也想带着去见见。

何况,这一说去县城,可都兴头的很,脚下全是劲,走了十来里,竟一点也不说累的,还是季胥说歇一歇,担心她们走出汗,湿了里衣不舒服。

这会日头也出来了,三人坐在石头上,只见远远驶来一辆牛车,上头的妇人笑吟吟向她们:

“这不是季家姊妹吗?去县里哪?我捎你们一段路。”

这便是在本固里新落户、筑新房的妇人,姓肖。

只见肖妇人梳着扁髻,尖长脸,一身厚实的绵襦裙,坐在牛车上,看不大出身量,怀里笼着个小女娘,瘦瘦的,前头将车的是个生面孔的汉子。

她们家那日也收到两个彩绘鸡子,因季凤也对其颇有好感,回道:

“和姊姊妹妹去县里买东西。”

季胥对人也还不熟,便客气道:“肖娘子自便罢,

我们走着去也是一样的。”

她道:“我过县里给我女买身衣裳,这是我在县里头雇的牛车,快坐上来罢,乡亲邻里的,客气甚?”

这牛车停在面前,在等她们上来,季胥仍道:

“不必了,肖娘子您自便。”

肖妇人摇头笑道:“你这女娘,怪生分的,罢罢,那我可走了。”

牛车骨骨碌碌驶远了,季凤惑道:

“阿姊,我们怎么不坐肖娘子那牛车去,她还怪热心邀咱们。”

季胥道:“日后相处熟了,才放心些。”

如今只知她是关东难民,姓肖,有一女,颇有家资,旁的还不知底细,季胥领着妹妹哪能随随便便上人车。

她们便走走歇歇,忽听的季凤手指着道:“县城到了!”

只见一面土夯的巍峨城墙,城门上,书着“灵水县”三个大隶。

墙临河道,门楼那,吊桥被放了下来,架在河渠上,城门前敞开了两排拒马,身穿皂服的门吏,正在核查过路者的传。

后面排着不少人,牵驴的、推独轮车的、挑担的,俱是从各乡赶早来的,或是外地过路的。

“都怪那狗贼粮贾,平时哪查的这么严!稍微瞅一眼就过去了。”队伍后头的埋怨道。

如今因粮贾惹出粮价风波,连进出都严密了,大家伙儿只能老老实实排队。

轮到季胥时,小吏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