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3页)

在吕媪不解的注视中,她朴实道:“我没卖过,哪里会,怕是做不好。”

庄氏常年在家耕织,像家中长久一次去乡市,卖点瓜菜、鸡蛋、布匹的,都是她丈夫陈大、或是君舅陈老伯去的,庄氏没把握跟人打交道,不敢瞎应承,特来讨君姑的主意。

“你这笨的哟,嘴巴是做什么的?不会就多问问胥女,学学人家怎么叫卖的,

她能选你去帮忙,是敬你为人诚厚,她先开口都不怕你做不好?你倒发怯了。”

吕媪又道:“你只想着,若是卖得好,自己能挣的也多,

只一点,怕是胥女过两天见盛昌里不好做买卖,自己便回来乡市卖了,到时咱们也别恼丧,人让咱卖一天,是一天。”

庄氏听着,心里也打起几分底气,家里便由陈狗儿看着灶火,吕媪同着她,去至季胥家,郑重应承下去乡市卖白玉蒸饼的事。

次日天微明,庄氏便挎着竹篮,里头塞些保温的禾草,来季家二房外头的土垄上候立着,

心里谨记着君姑吩咐的,并不冒冒撞撞往季胥的灶屋去凑,万一撞破人家的手艺,反而不美。

“庄婶儿来啦,庄婶儿进来罢!”

季凤穿着昨日做的新衣,烧火时沾上点灶灰,这就在外拍打,爱惜极了。

见了外头土垄上的庄氏,笑眯眯道。

“还是二凤拿我这篮子去装吧,我就不进去了。”庄氏道。

直到听说蒸饼都蒸好了,犹豫一下,才进来。

她这一趟也不敢多要,怕没卖出去季胥亏了面粉和手头工夫,昨晚便说好要三十个。

季胥便后半夜起来,做了三十个白玉蒸饼,一百个出头的肉馅儿蒸饼,后者由她带去盛昌里。

装好两人出门,只见路口竟还站着陈老伯。

他短白须覆面,头戴灰白帻巾,一身短褐立在那,虽已年近六旬,照样是挺拔的,毕竟年青时还曾上战场打过匈奴咧。

庄氏解释道:“我母担心你一个小女娘进盛昌里被那些人欺负,让翁陪你一道去,倘或有人动手,也好防着些。”

季胥几番推辞不过,心疚道:“倒耽误陈大父田头的工夫了。”

陈老伯跟在她们后头,听闻此,嗓门倒还嘹亮:

“不碍事,秋收后地里活计不多,阿大一人就能做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