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猛虎行 (22)(第2/5页)

“是……是有那么一点。”穿着一套简易皮甲的曹大姐,也就是窦夫人曹夕了,明显有些局促不安。“可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干的都是些营地里的杂务,既没有上阵的功劳,也没有直接管过军粮、军衣转运生产这些要害的后勤大事,就是带人分个军粮、做个饭、缝补一下衣服、扫一下地、埋一下粪坑……怎么能因为这个做头领呢?只怕其他人会说闲话。”

“我觉得这些事挺值当的。”张行认真以对。“值当一个头领,不然也不会叫大姐过来了……而且,咱们不缺会打仗的人,敢拼命的人,缺的恰恰是大姐这种愿意做杂事的人。”

曹大姐明显还是不安。

“那再等等吧。”张行见状也只好暂时做罢。“过几日再说,还要辛苦大姐去长河城帮忙……城都空了,要迁移一些屯田兵过去,要从头收拾安顿,而且长河老百姓可能以后会回来一些,希望你能在那边事先留意下,必要时帮忙调解一下。”

曹夕这才松了口气,屈身行了一礼,便要转身离开,却又被张行叫住,乃是写了一份正式的委任文书给她拿住,让单通海予以配合云云,这才了了此事。

人一走,张行便看向立在一旁的一名布衣年轻人:“你之前怎么没直接逃回去?”

“回禀师叔。”那人,也就是苏靖方了,恭敬拱手来答。“主要是陈司马……陈大头领反正的太出人意料了,我也是大军来攻时才意识到大战将起……想要逃的时候,已经被薛常雄给裹进去了,没法动弹。”

“后来怎么活下来的?”张行继续来问。“你跟辅伯石有交情?”

“没有。”苏靖方有些不好意思。“我跟他说,我虽是官军,却是河北大户人家出身,是某位头领的女婿……他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将我按住了。”

张行沉默了一会,认真来问:“要我说媒吗?”

苏靖方闻言一怔,连连摇头:“玩笑而已……大丈夫功业未成,何以家为?”

“你师父也没耽误事啊?”张行当即反驳。

“那是师娘有本事,而且一心一意支持师父。”苏靖方立即指出了关键。

“所以是觉得人家耽误你了……”张行摇头道。“等你年纪大了就后悔了。”

苏靖方不置可否。

“你师父在西南边的武阳知道吗?”张行想了下,没有再纠结这个小问题,而是转到了正事上。

“知道。”

“回去后跟你师父说下,问他能不能联合出兵的其他几郡郡守问汲郡那里要些粮食什么的,然后我们花钱买……河北老百姓这两年太苦了,穷的吃草都吃不上,而汲郡那些仓储里的粮食本质上也全都是河北老百姓自家的膏血。”张行提出了两个正式的要求。“除此之外,请他帮我问一下牛达以及澶渊俘虏的去向和结果,战俘换战俘嘛,尤其是牛达,我手上还有个渤海太守,都可以换;如果说牛达干脆死了,我就杀了那个太守,拿尸首跟朝廷换尸首。”

苏靖方听完后不免牙酸,然后认真提出了心中疑问:“师叔,你既是有求于我师父,为何又这般咄咄逼人?”

“我求他什么了?”张行扶着树墩子恳切来问。

“求他换粮食,找人……”苏靖方无语至极。

“找人是公平的。”张行认真来答。“活人换活人,死人换死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可粮食呢?”苏靖方继续来问。

“粮食是我求他?”

“不是吗?”

“小苏。”张行叹了口气,言辞恳切至极。“我今日说的这几句话,你记住了……我问你,我为谁求粮食?为我自己吗?为黜龙帮吗?黜龙帮二十几个营,多少还有登州的陈粮和东境去年秋收后的支援,外加刚刚缴获的河间大营军粮……你要说缺粮肯定还是缺的,但咬咬牙,紧一紧腰带,也肯定是能过的……我要粮食,是为了渤海、平原的几百万老百姓,也是为了清河、武阳,甚至你们武安郡的老百姓,怎么就变成我要粮食呢?”

“可是师叔。”苏靖方认真来对。“渤海、平原不是你们黜龙帮的地盘了吗?清河武阳,不是被你视为囊中之物了吗?你为他们要粮食,根本上不还是为了自己要?难道大家都是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