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侠客行(17)(2合1还债)(第4/9页)
“也只能是徐大郎。”李枢幽幽以对,却也意外的没有什么喜色。
话说,这二人嘴上说着一定要掏心窝子,但实际上,有些话委实不好说出口……就好像徐大郎这里。
徐世英的本事和他家素来经营河上的经验,包括鲁氏兄弟等河上力量归属,使得他是这支水军的不二人选,这固然不差。但与此同时,徐大郎恐怕也是下面一群真正控制着军队的大头领里面,最保守的一个,也是心眼最多的一个。
说句不好听的,别看黜龙帮才成立了几个月,实际上,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这里面的内部矛盾多着呢!
张行和李枢的对立是最明显的一层,但未必是此时最大的最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目前来说,其实还是张李这二两个有名无实的外来人和下面一群有实无名的东齐故地地方豪强世族的矛盾。
钱哪里来?
粮哪里来?
兵哪里来?
将哪里来?
你张行和李枢变得出来?
还不得靠这些掌握了实际力量的地方豪强与世族?无外乎是这些真正有力量的人缺乏信心和旗号,缺乏汇集同侪的能力,所以暂时把他俩捧了起来。
这二人看起来风风光光的,指挥若定,姿态高远,实际上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能指望靠着一次次正确判断与指挥来将虚的变为实的。而一旦违逆了众心或者犯了错误,那说不定就要被人一脚踹出去。
所以,从张李二人角度来说,他们既是帮内的最大对手,又是反魏的同志,还是帮内必须要背靠背取暖的一个最小派系。
实际上,莫忘了,眼下这个局面,张李二人的为难之处,也正在他们没有那个权威控制住整个帮会……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要挣扎了,外面都是东齐人。
转回眼前,徐大郎最不老实的一个大豪强,上次建帮的时候就想操弄二人矛盾,也是被张李二人联手压下去的,这一次,把必要时救命的水军交给这位徐大郎,也就意味着将保有最后实力以及收拾局面的权力给了对方。想想就知道了,都不用徐世英故意使心眼的,只要到时候主力在前方损耗严重,死了一个两个单大郎、王五郎的,指不定徐世英就能借着这一波威势自行其事,将力量整合起来,顺便将两个外地人一脚踹翻了。
“李公,你说这个庄子里,徐大郎会不会是咱们二人之外仅有的一个心里不愿意大举起事的人?”一阵怪异的沉寂之后,张行看着表情怪异的魏道士,忽然扭头来笑。
“真有可能。”李枢也在苦笑。“但他也不敢说不举事,反而比谁都要踊跃……最后一件事,举事之后,咱们俩谁往前进取调度,谁往后做接应准备?”
“这事我想了下,好像怎么都有说头。”张行认真来问。“要不猜铜板?或者转罗盘……我有个罗盘,是思思送我的,据说是太白峰那位开过光的。”
“不用了。”眼前的黜龙帮左龙头叹了口气。“这种事情怎么能倚靠那些东西?东都那里据说要练十万兵,但不到明年怎么可能招募妥当?官军必从南北两面而来,在东面夹击……所以,进取调度的须往东走,后做接应的须留在西面,你对东都与曹皇叔熟悉些,跟杜破阵也有说法,你留在西面做接应,我往前去……”
“好。”张行果断应声,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随即,二人一起看向了魏道士。
后者沉默片刻,似乎一语双关:“你二人是不是小瞧了帮内英雄?”
“没有。”张行恳切以对。“我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说,不许小觑了天下英雄!只是人在局中,委实只有一条路。”
“也罢!”魏玄定思索片刻。“不管是你们想的对,还是我们这些东齐人亲身试探的对,反正咱们三人是议定了结果的……什么时候聚义举事?”
“传下去,三日后便是!只要让周围做公的那些人来得及过来就行,顺便也可以趁机将风声放出去,大头领、头领什么的都是谁……”
张行干脆布置。“唯独既然要举事,不可无旗帜口号……李公、魏公,还要变动吗?若不在意,就立红白‘黜’字大旗,我红你白,中间用‘义’字大旗归于魏公,大头领小头领许用不同规制姓氏大旗,口号依旧是剪除暴魏,安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