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我们需要的,不是他的火箭(第2/3页)

好在栾文杰也并不纠结于这些具体的理论细节,而是直接问道:“能不能用个大概的数字,好让我们有个概念?”

兰新志在旁边疯狂点头。

“保守估计,至少……可以把参数设计和测试过程消耗的时间缩短到目前的10%以下。”

其实如果只考虑流体力学部分,那恐怕连目前的1%都用不到。

但造火箭毕竟是个系统工程,还有很多其它问题要解决。

比如结构、控制、信号……

但即便如此,还是让栾文杰直接一哆嗦,有些难以置信:

“你是说……缩短到?”

“那不然呢……”常浩南乐了出来,反问,“如果是缩短10%,根本也算不上什么值得拿出来专门说一下的东西吧?”

兰新志撇撇嘴,心说那是在你看来。

实际要想把工作效率提高一成,很可能要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行吧。”栾文杰勉强消化了这个逆天的结论,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那既然不要他的火箭,你还对什么东西感兴趣?”

常浩南一开始的态度,显然是倾向于跟马斯克合作的。

紧接着,他又加了一句:

“总不能是火星殖民基地吧?”

“火星基地咱们不是也有计划?”兰新志接话道,“而且如果火箭问题解决,那火星设施应该更不是问题了才对。”

栾文杰也补充道:

“而且恕我直言,我觉得SpaceX那个火星基地计划……不太完整,恐怕本来就只有个设想,是在看到我们的信标计划之后才临时完善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骗投资的。

“也不是……”常浩南否定道:“我是对马斯克的提议,尤其是其表达的合作意愿和在华投资的姿态本身感兴趣。”

栾文杰皱皱眉:“可如果我们既不用他的火箭,也不投资他的火星殖民计划,那……”

对方毕竟是个生意人。

就算想要跳反,但如果没有可见的好处,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下决定。

“是不依赖他的火箭,又不是不让他的火箭进入市场。”常浩南纠正道,“再者说‘信标’中继基地,也可以开放给他用嘛。”

“如果我们能通过严格、专业的审查,确认SpaceX在此事上的诚意并非权宜之计,并有效管控技术溢出风险,那么,接纳这种有可管控的投资与合作,至少能传递出几个关键信号:”

“第一,华夏的航天计划是开放的,欢迎真正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参与。第二,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手段,确保合作在为我所用的轨道上进行。第三,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分化对方内部力量,让更多科技企业和资本看到合作的潜在利益,从而对华盛顿的极端政策形成某种牵制。”

“当然,”常浩南的语气陡然变得严肃,“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牺牲或拖延我们自身计划的进度和‘信标’核心舱的建设,我们的核心能力——重型火箭、空间堆、空间站总体设计建造与运营——必须百分百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容任何外部因素干扰。”

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栾文杰和兰新志二人,常浩南稍作停顿,接着评价道:

“说实话,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马斯克这个确实嘴巴很大,也比较浮夸,但如果放在美国那边,已经算得上实干家了。”

栾文杰无奈地伸手扶额:“我算是知道,为什么美国人折腾这么些年,却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了……”

这样的人在大洋彼岸都算实干家,那只能说明对面确实是没啥可指望的了。

“总之,敷衍也好,真心也罢,让他自己折腾就是了,我们可以提供政策,还有轨道中继资源方面的支持,这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常浩南解释道:

“如果他能成功,那就是为火星计划蹚出了第二条路,而且还是在离开美国转投我们之后蹚出来的……就算不成功,或者一直拖着,也可以从国内的大资本口袋里掏出……或者骗出钱来,这点无所谓反正资金跑不出国内。”

兰新志身体稍稍绷直,看起来对这条有些兴趣:“同时也引入国内资本进入航天领域?”

“那不然呢?”常浩南重新靠回沙发,“有些人这么多年赚得盆满钵满,我们的货币日后一旦国际化,又不可避免要升值……总得让这些钱有个去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