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电磁拦阻(1514章在审核,应该很快能放出来)(第2/4页)
相比过去,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成为热点传播的主力军,将这条消息主动推动到了很多以往从不关心军事政治的用户面前,第一次制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话题”。
在微博平台上,#华夏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的话题刷新了访问量的历史记录,热度数值一度突破十位数,以至于CEO不得不专门发帖澄清,热度值是由一个专门的算法生成,并非实际参与讨论的人数。
但这条消息几乎没有人看见。
因为服务器很快因为访问量过大而直接崩溃,技术人员不得不紧急扩容,才勉强恢复了正常访问。
而趁着这段时间,流量相对平缓的传统BBS论坛则继续发挥着专业性的作用。
即便如此,部分军事论坛的流量仍然在新闻播出后半小时内激增五倍,管理员不得不临时关闭新用户注册功能。
席博洋化名的资深版主“海鹰”,在新闻播出一小时内便发表长帖《从瓦良格到辽省舰:华夏航母之路全记录》。
发布后两小时内获得超过十万次浏览。
“还记得2000年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的艰难吗?当时土耳其提出了20项安全条件,要求我们一条一条地满足……”
帖子中详细回顾了华夏获得这艘航母的整个艰难历程,从黑海造船厂买下当时已经废弃的瓦良格号,到经过艰苦谈判才通过波斯普鲁斯海峡、因为苏伊士运河不放行而被迫绕行好望角,以及回国之后由大连造船厂进行改建的几个标志性节点。
帖子中配发的历史照片更是引发无数感慨: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被拖船牵引通过海峡;华夏技术人员在冰天雪地中检查舰体;改建过程中大连船厂的灯火通明……
再对比军网照片中浅灰色涂装光鲜亮丽的辽省号,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在更为专业的军事论坛上,讨论则更加技术化。
用户“飞翔的荷兰人”动作更快,在19:25分便发布了《从央视画面分析歼15性能》,在晚八点时已经被置顶和加精。
“注意看03号机的雷达罩颜色,与歼11BG相同的灰白色,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歼15很可能装备了与歼11BG同级别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楼主详细截取了新闻中的关键帧,“再看垂尾尖端的新型电子对抗天线和座舱下方的敌我识别系统,这些都表明歼15是完全按照第3.5代战斗机的标准设计的。”
帖子下方很快出现了不同意见:
“即便如此,滑跃起飞还是硬伤。F/A-18E/F虽然雷达可能稍逊,但凭借弹射起飞可以满载燃油和武器,作战半径和任务灵活性远超滑跃起飞的歼15。”
争论持续升温,直到另一位用户“航母小舰长“抛出一个重磅观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07号和08号机的前起落架?比另外四架粗壮得多!”
这一发现立刻将讨论引向新的方向。
很快,更多细节被挖掘出来:07、08号机而且机头下方的蒙皮颜色也有所不同,看上去像是进行过结构强化;座舱后方的天线布局有微妙变化;甚至发动机尾喷口的形状也有差异。
“我敢打赌,这两架是弹射型号!”一位用户激动地断言,“兴城基地那条神秘的‘新跑道’根本不是什么跑道,而是电磁弹射器的测试设施……”
讨论越来越热烈,甚至直到后半夜都没能平息。
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访问流量才稍微出现了下跌趋势。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为大胆的推测出现了——
用户“造船厂的老王“发布了《从辽省号出港画面看国产航母进度》的帖子。
“仔细看辽省号离开大连造船厂的新闻视频,背景中的干船坞已经排空海水,而且有运输车辆在运送疑似分段的大型构件。”帖子中附上了精心标注的截图,“结合大连船厂此前的扩建工程,我有理由相信,第一艘国产航母已经进入实质筹备阶段,甚至可能很快开工!”
这一推测如同一颗炸弹,让已经沸腾的网络讨论更加白热化。
网友们不出意外地展现出喜新厌旧的本质,关注的重点迅速从辽省号变成了那艘尚未被证实存在的“国产航母”。
相关设想更是五花八门:有人坚持认为出于稳妥考虑,第一艘国产航母应该是辽省号的复制品;有人则引用歼15弹射型的“证据“,认为新航母必定配备弹射器;更有激进的观点认为华夏可能会跳过蒸汽弹射直接尝试电磁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