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3章 热情的款待(第2/4页)
“马蒂斯,从刚才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出,埃塞俄比亚军警根本就信不过,不能指望他们保护三方联合探索队伍,这事还得依靠自己。
让伙计们提高警惕,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同时也别忘了提醒一下以色列人,以及那些提前进入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伙计们”
话音落下,马蒂斯的声音立刻从对讲机里传了过来。
“收到,斯蒂文,我们会做好准备的!”
说话间,联合探索车队已驶出这个边境小镇,沿着公路,向埃塞俄比亚腹地驶去。
随着车队驶入旷野,来自周围的袭击和充满恶意的目光,都已消失不见。
直到此时,大家才得以欣赏车窗外的自然风光,近距离了解这个位于非洲屋脊上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家。
在所有非洲国家中,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埃及可将其历史追溯到古代。
但是,由于接连不断地被征服,埃及已日益与其古代文化隔离,而埃塞俄比亚却将其独特性保留到了二十世纪。
在一些已发现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可以看到,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埃塞俄比亚高原就已有了文明。
古埃及的法老们曾派出船队和驼队,前来这里购买香料和药物之类的珍贵物品。
甚至有些法老认为,古埃及曾从埃塞俄比亚接受神性,埃及称埃塞俄比亚为朋特,或上帝的土地。
古希腊人则认为,埃塞俄比亚是最早种植小麦和橄榄树的地方。
这些有关埃塞俄比亚的传说,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证明确实是真的。
远古时代后,埃塞俄比亚经历过诸多不同王朝的统治,以及短暂的被殖民历史,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明,直到现代。
埃塞俄比亚高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东面濒临船只来往频繁的海洋,可以当作堡垒守卫,抵御周围沙漠地区心怀敌意的人们。
因而相对比较安全,埃塞俄比亚才能完整地保留两个同样有天赋的民族,在古代邂逅并缓慢地融为一体而遗留下来的独特文化。
这两个民族是,可能是土生土长的库施特族,以及可能自阿拉伯半岛迁居而来的闪米特族。
以色列人恰好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自耶路撒冷迁居而来,一直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多年,形成了贝塔以色列人!
而这,正是三方联合探索队伍来这里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在两千五百米到三千米之间。
高原上还耸立着很多海拔超过四千米的火山山峰,显得十分宏伟壮丽!
非洲很多著名的河流都发源于此,比如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朱巴河等等。
这些湍急的河流就像手术刀一般,将所流经的区域切割成一块块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桌状台地。
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有一条宽四十到六十公里的巨大裂谷,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北段,裂谷底部有诸多湖盆。
埃塞俄比亚高原虽然接近赤道,但由于海拔较高,这里的气候并不是太过炎热,还算比较宜人。
这里干湿季明显,六到九月是雨季,十月到次年五月是旱季。
三方联合探索队伍进入埃塞俄比亚时,正好是雨季末尾,再加上这里地处高原北部,降雨相对较少,是一个不错的时节。
如果不考虑、或者选择性地忽视埃塞俄比亚人对待三方联合探索队伍的态度,这也算得上是一次不错的探索之旅。
至少在风景上来说是如此!
进入埃塞俄比亚境内之后,大家的视野里顿时多了很多绿色。
这里虽然也有沙漠,但已不像大家之前经过的撒哈拉大沙漠和阿拉伯沙漠那么荒芜了,至少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气息!
随着车队逐渐深入埃塞俄比亚,公路两旁的绿色也越来越多,景色也愈发美丽!
……
联合探索车队一直在爬坡,再加上路况比较糟糕,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向前行驶了大约十几公里,车队又进入下一座城镇。
跟之前的待遇一样,联合探索车队又遭遇了埃塞俄比亚人的热情款待。
但是,用来款待联合探索车队的却不是美食和醇酒,而是石块和砖头、此起彼伏的谩骂、以及无数高高竖起的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