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展示新居。(第3/5页)

“真的吗?”

看到几人亮起的眸子,柳素琴继续爆大料,“还有更厉害的,听说那种外国人投资的电子厂,普通车间的工资都能开到八百到一千!就是这种厂子要求也高,好像要求初高中或者中专学历来着。”

“妈呀!”李红激动的一拍大腿,“早听说关内待遇好,没想到好成这样,我们要是一开始就来关内干活,这些年得多赚好几千了吧!”

今天来的三个女孩,一个是柳素琴隔壁村的同乡,也不在同一个厂,还是出来打工后渐渐玩到一起的,另一个人柳素琴同宿舍的女工,朝夕相处下来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至于李红,是工作后柳素琴认识的第一个好友。

那时候她们还在上一家小作坊,两人都受不了混乱的宿舍环境,于是一拍即合约定跑路,李红便找同乡打听到现在这个厂子各方面都不错,考察过后,拉着柳素琴一起跳槽。

后来带柳素琴来深市的表姐也回去结婚了,李红也就成了她最亲密的人。

她们最要好的时候,可以用异父异母的亲姐妹来形容了。

李红这个“我们”,指的也是她俩。

好姐妹为她们这些年少赚的工资扼腕叹息,仿佛错过了一个亿,柳素琴却好笑的提醒她,“现在知道也不晚,边防证更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办。”

接着简单介绍了她在村里通过金大妈她孙子办边防证的流程,“我那个是年前办的,也不知道最近涨价了没,但再怎样也比找那些不知深浅的黄牛强,而且大林这边给的是真证,合理合法,这点完全不用担心。。”

柳素琴如今买了房,暂时还不打算把户口迁到特区,所以依然是外地人,边防证还需要每年更新,她离开村子前特意去金大妈家打过招呼,她孙子大林非常爽快的表示,以后有需要只管打电话回村里,或者跟他爷爷奶奶说一声也行。

既然如此,大林应该也不会介意她安利朋友去办业务的。

说起来,柳素琴重生回二十多岁,心理年龄好像也回到了年轻时候,偶尔还跟林南江打情骂俏、打打闹闹,一点看不出几十年的代沟。

但有些时候,她的思维和心性又是超乎意料的老成。

就像是她已经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知道未来如何发展的柳素琴,当然无比确定自己的选择,更相信只要好友接受她的建议,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衣食无忧,可她完全没有朋友必须接受她“正确道路”的那种心理。

她也为朋友好,真心提点更为轻松的方向,可她们若是依旧保持现状,她也选择尊重祝福。

柳素琴这会儿说得比较多,是她看出了李红的蠢蠢欲动,基于对方心动的前提下加以提醒引导,却不会替好友做决定。

她也不可能比李红更清楚她自己想要什么。

李红老家是山城的,那边的女孩出了名的热情泼辣又能干,李红也是如此。

柳素琴还记得上辈子芳芳满周岁不久,接到了李红也在老家相了亲、已经准备结婚了的消息,她那一年就没出去打工了。

两人老家隔着千山万水,都住在村子里也不方便联系,头两年还断断续续写过信、打过几通电话,时间长了,也渐渐断了联系。

柳素琴还是重生前的某一天刷视频,竟然刷到李红的账号,很快认了亲,加了微信开始打视频。

隔了二十几年没联系的好友,重逢依然像是年轻时那样无话不谈,柳素琴便知道了对方这些年的经历。

李红跟她一样,结婚很快就生了大女儿,一开始也是丈夫在外面打工赚钱,她在家老家带孩子,可她遇到男人不靠谱,在外面打工一整年,带回去的钱养孩子都不够,还当自己是个潇洒的单身汉,每月发了工资就喝喝酒打打牌,李红除了带孩子种地,还要挤时间搓苎麻线赚生活费,吃够了没钱的苦。

后来孩子断了奶,李红狠狠心塞给公婆照顾,跟丈夫一起去莞城打毛衣,发了工资她就存定期,这么严格管束者,男人倒也老实听话。

夫妻俩在厂里几年,成功攒下一笔钱,但他们没选择回老家盖房子,准确来说,是李红力排众议,拿着这笔积蓄在老家县里开了间文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