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林青山的先见之明(第2/2页)

至少,她的大伯、四叔都没能继承到长宁侯的半点风采。

短短几句话,林知清就能看出来,林青山是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但偏偏汴梁与盛京城离得远,林青山鞭长莫及,在信件中也有许多不能阐明的东西。

就比如林静雅的事,在老侯爷不确定林知清这个人的情况之前,他也不能确定想对林静雅下手的人到底是谁。

万一真的是林知清呢?

那么,他隐而不发,为的便是林家的平稳。

而林知清近来的表现,以及他来汴梁的行为,都让林青山大概了解了这个人。

排除掉林知清在背后记恨林静雅的可能性,那这件事便是有问题的。

有什么问题?

林青山没有亲历过林知清谋害堂姐的事,也不知这件事深层次的细枝末节,当然是推不出来的。

他能做的只有警惕罢了,但在没有视角的前提下,仅仅到了这一步,已然是十分不易了。

对于林知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同聪明人说话、办事不用耗费太多的力气。

至少在这里,林知清是觉得林青山会配合自己对林静雅的事的行动的。

刚想到这里,刚才出去的文叔便捧着一个小匣子回来了。

林知清略微扫了一眼,根据这两天她管理林家的经验,很轻易便能看出来,那小匣子里装着的应当是房契、地契类的物品。

林青山接过匣子以后,考虑了一下,并没有先开口,而是询问起了林知清的意思:

“静雅那头的事如若着急,可先行决断。”

瞧瞧,瞧瞧!

同自家大伯和四叔比起来,这林青山办事确实是极为周到的。

大伯和四叔还真是半点没继承到啊!

凡事都有一个轻重缓急,至少对于林知清来说,林静雅的问题更大一些。

林青山如此配合,她离当时被诬陷谋害堂姐一事的真相,仿佛又近了一步。

离收集江流昀把柄的目的,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