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造纸(第3/4页)

而且画得好栩栩如生好漂亮啊。

闻棠:多谢夸奖,汉武严选的专业约稿画师,技术当然过关。

前面已经造过两批纸,不过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新出的一批倒是还行,虽然品质远比不上现代的A4纸,但也能用。

纸质有点像她初中时做的那种英语报纸。

闻棠在这批新纸上找出一堆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在别人看来,这纸张已经先进到能当礼物送给其余诸国了。

拿上几本裁剪好的空白本子,还有不同尺寸的单张纸,闻棠就去未央宫做工作汇报了。

守在刘彻殿门前那几位的小黄门已经对闻棠很熟了,别的官员十几天几十天来一次未央宫,闻棠可倒好,从清凉殿到温室殿,来这里的次数像回家一样勤。

广牧君府的仆人们:没这么勤快,我们家县君经常不回家。

清凉殿内,刘彻正在和卫青下棋。

三年前,闻棠来未央宫,要么是刘彻下诏书命郎卫们去邀请她,要么她提前上文书禀告刘彻,现在则不同了。

刘彻:来!

无论什么时间,闻卿想来就来,一个人来可以,能带点东西最好,要是对大汉有大用处的发明或政策,半夜来也行。

刘彻根本没把闻棠当外人,她进殿后,将她唤到旁边,询问她如何看待这盘棋局。

闻棠:哦,懂了,陛下下棋下不过卫将军,想耍赖找外援。

但他肯定想不到,闻棠也不精棋艺,看不明白这局棋局。

真诚才是必杀技,于是闻棠直接坦白自己看不明白这棋局。

刘彻/卫青:……

棋局已将近尾声,刘彻一边下一边同卫青商量在河西之地建立郡县这回事。

闻棠下意识说了一句:“可以建马场!”

刘彻闻言,有了兴趣,也不顾手中棋局了,带上卫青,和闻棠一起商讨建马场这件事。

建马场这个方案,是闻棠从《河西走廊》里看到的,焉支山下,有一片水草丰美、地势平坦的草场,匈奴人自古以来就在这里饲养良种战马,原本是亚洲第二大的军马场,后来邻居分家了,这里便成了亚洲最大的马场。

高原环境下培养出来的马匹质量肯定要比中原马强得多,

刘彻:你看,朕就说这世上每一片土地都是有用的。

不知不觉间,殿中众人已经忘记了开始的那盘棋,甚至刘彻连这些郡名都想好了。

就叫武威和酒泉。

武威,武功威武!

酒泉,因为据军报所言,那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至于为什么没有张掖和敦煌?

那是因为刘彻现在还暂时只想在河西之地建两个郡,后来发现这片地盘实在是太大了,两个郡管不过来,所以才又加了两个郡。

一段时间后,刘彻终于从自己的取名艺术中走出,翻开闻棠献上的新纸。

和所有人反应一样,刘彻看完新纸的模样,也提笔在上面写字,他写的是:

“汉。”

这是他的国家,里面有他的子民,和正在不断开拓的疆土。

闻棠:哟,咋没写长生。

工作狂就是工作狂,他之后的反应居然是……有了新纸,朕要将每日处理的政务再多一半!

然后想得是,每年上计时,诸郡官员也不用再往长安拉那一车又一车的竹简了,朝中百官处理政务亦会方便许多。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大汉多了这么多便民利国的好东西,刘彻现在有点想一年之前那些被他派去到身毒、大宛等地的使者了。

最好这些使者们再将夜郎、羌人的使者也带到长安,让周边这些小国看看他们大汉的强大。

周边这些小国暂时体会不到大汉的强大,不过浑邪王算是彻底明白了大汉的实力。

他之前最多去汉朝边境抢夺一番,现在则不同,进入大汉境内,越往里走,就越是繁华。

看到汉人百姓那些金黄色挂着累累果实的麦穗,总是忍不住想像从前一样,纵马践踏一番。

然后就看到了少年将军寒冷的目光,身上的强兵劲弩和环首刀。

浑邪王:误会,都是误会。

我刚才是说想要去帮大家收麦子。

这个将军不好惹,他转而将注意力放到另一位年轻的将军上。

本王都投降了,也算是半个自己人吧,既然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