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雪亭(第3/3页)
李雪亭当时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放话说这部戏旨在给古装历史剧打样儿。
说他们要打破传统影视叙事一味歌颂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桎梏,做出突破,他期待国内历史剧将以此为基攀上新的巅峰。
听上去都感觉内娱有救了。
结果这戏凉了。
凉得一塌糊涂,亏得血本无归。
可怕的不是骂名,可怕的是骂名都没有。
袁淑华有些唏嘘道:“其实我也不太懂,我当时这部戏全程追完了,节奏慢是慢一点,也确实没什么帅哥美女,不过真的挺好看的,我一集都没睡着,还看哭了好几次。”
舅妈说:“老爷子很喜欢那部片,集集不落,他也不知道这部片子亏得血本无归,咱们也不敢跟他说。”
舅舅袁叔英说:“是啊,每回雪亭过来,老爷子就夸他这部戏写得好。时间久了,雪亭都不敢过来了,只逢年过节把东西送我手上,跟老爷子就说忙。老爷子还真以为是雪亭成了大编剧忙,其实他忙啥呀,自打那部戏之后,他都好多年没接项目了。”
方可以问:“不是说写了两部戏,那那部改编的呢?”
袁叔英一愣,有些不确定道:“应该也不怎么样,我都没听说动静。”
“哪儿啊,那部根本就没播。”袁淑华更清楚点情况,
“那部戏拍到中途出了点事,我忘了主角被查出来吸Du还是偷税,后面卷进了一些事,反正没拍完就腰斩了。连亏两部,那家公司也垮了,一来二去雪亭哥就被传成行业毒瘤,这才没工作了。”
“所以你那时候报夏影我还挺反对的,你李伯伯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把心挖出来写东西给人家看,结果人家还不买账。这事儿找谁说理去?只能血往肚里咽。”
袁女士又啃了口西瓜。
方可以若有所思。
*
作者有话要说:
只能说现实比小说更魔幻,谁能想到,以为是开始,结果是巅峰。[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