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方主任发飙!(第3/8页)

“邓老师包括师父您,态度非常果断,只选择国内最大的两家器械公司,其余器械全部都是进口的。”

“所以,我们使用起来根本不用担心,有那么大的数据量摆在那里,而且每个批次的产品检测也是非常严格的。”

“她所在的公司只是个小公司,而我们科室目前的手术,都有些不太常规,我怕出事,所以就只能在这些硬指标方面,再多做一些复核。”方子业道。

“我是自己出的钱。”方子业强调。

“检测报告不能作为检举的材料,但可以作为我个人评定是否可以让它们真正进入手术室的衡量标准。”

袁威宏的目光凌厉,而后慢慢收敛:“子业,你的师父们,自忖一直比较细心,可在做事的严谨程度上,其实还不如你。”

“你所做的这件事,是我和邓老师,包括宫教授的思维盲区,我们从没这么去想过。”

“不过,我们以后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袁威宏没给意见,先说明自己受教了。

人间处处都是坑,袁威宏根本没有考虑过器械质量的问题,而且一直用的都是大公司的器械,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方子业坦然道:“师父,您不觉得不合适,那我就这么选了啊。”

路本来是没有的,有人走了才有雏形,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虽然没有问到答案,可方子业知道,这些细节问题,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要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家里的老人不会拥有所有事情的应对经验。

“师父,等会儿还是不喝多了,我今天值三线班。”

“虽然说,三线班一天要必须出诊两次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袁威宏没好气地闪了闪眉毛:“你也把我当个正常人吧,我老丈人在住院,你让我喝高了去ICU门口等着?”

“那要这样的话,你师母和我过不好。”

“今天就是我们两个的小酌局,顺便恭喜子业你升任病区主任,彻彻底底地走在了师父的前头。”

“不是喝过了么?”方子业愣了愣。

十二月,方子业拿着酒第一个拜访的就是袁威宏,这么大的喜事,如果都不给自己的师父分享,那方子业也太不会为人了。

这份喜悦,与自己的父母分享,他们只会觉得开心,不会有具体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方子业在外面混得很好,是健康的。

在他们看来,方子业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安稳的体制内工作,那就是祖坟冒了烟。

方子业的这种想法并不是他嫌弃自己的父母“无能”、“无知”,他依旧很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是方子业的来时路。

只是,遇到了喜事,就要找人分享,找一个更懂的人分享快乐,这就是所谓的知己。

父母是不可能成为知己的,再有文化、再开放的父母也不可能。

如果真有这样的存在,那么一定是父母、一定是孩子一方,拎不清身份定位了。

父母怎么可能是你的知己呢?

“喝过了不能再喝啊?”

“你师父已经很久没喝过了,小酌两杯,小酌两杯……”袁威宏没有酒瘾,并不嗜酒。

但是,好像到了他这样的年纪,就越来越喜欢喝酒喝茶的感觉,袁威宏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归结于自己已经变老了。

学生都大了,孩子也慢慢大了,那他能不老么?

小烧烤,小酒局,师徒二人都觉得酣畅淋漓……

方子业如今算是年少有为,袁威宏也不差,升了副高之后,他已经可以摸一摸教授和主任医师门槛。

虽然上了病区主任又下了,但这是为了科室里的平衡,一个国手级的教授来了中南医院连个病区主任的位置都不给的话,骨科江湖的流言蜚语都能把邓勇一群人淹死。

家庭和睦,有一个小棉袄。

虽然现在老丈人罹患了“急诊”创伤,但他没有任何经济烦恼。

事业颇为顺遂,袁威宏的“优青”课题结束后,几乎是百分之百可以把‘杰青’的帽子接在手里的。

这已经是很多科研学者一辈子追逐的终点了……

“总结下来,你师父我拿起事业有成四个字,完全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