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T0层奇迹(第5/6页)
不过,这是第一台截肢后的断肢栽植术,虽然是应急手术,术后的质量可以不予最大化保证。
但方子业觉得,既然都做了,那就做到更好呗。
毁损伤需要截肢,是因为难以清创。
截肢术后难以断肢再植,难度是害怕患肢已经坏死!
然而,这一切,其实都已经得到了相对完美地解决,唯一的问题就是,在截肢术后,患肢会短缩一些!
这不是问题。
患肢短缩,总比缺损一条肢体更好。
并且,手术后,还可以通过二期手术对患肢的骨折短缩进行延长术处理,或者是将健侧肢体进行截骨短缩处理。
那时候可以备选的方案多得是。
方子业再次全副武装再上台后,刘煌龙教授已经带着聂明贤二人完成了外固定支架的外固定处理。
患者的截肢面,就存在着骨缺损,所以刘煌龙并未将患肢进行短缩处理,而是打算一期就直接旷置骨折不管,以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形式,先恢复患肢的长度与骨支撑。
“子业,明贤申请缝合血管,我申请缝合神经,能剩下给你的就是缝合肌腱、肌肉和脂肪组织了,你觉得怎么样?”刘煌龙开玩笑道。
方子业笑着点头:“我觉得可以。”
刘煌龙看向聂明贤:“看吧,我就知道子业肯定会同意将最难的一块硬骨头拿过去。”
聂明贤低头开始进行血管缝合恢复下肢血运,一边继续探查着方子业对残肢进行的血管探查切开处理的过程,偶尔若有所思。
方子业在旁配合后,还有一个师弟做助手,刘煌龙就暂时可以暂休一下。
麻醉科的医生负胸而站,好奇而望:“刘教授,缝合软组织的难度不是最小的么?手外科都常说,皮肤缝合的难度小于脂肪,脂肪小于肌肉,肌肉小于肌腱,肌腱小于血管,血管小于神经……”
刘煌龙转头说:“梁教授,那是正常的断肢再植,不是毁损伤截肢术后的断肢再植。”
“锐器伤导致的肢体离断,目前规范化治疗下,只需要走治疗流程即可,基本功扎实就可以完成断肢再植。”
“但毁损伤后,大量的软组织存在着损伤的情况下,还要完成软组织的缝合,难度就大了啊!~”
“你看,这两条肌肉,一般的手外科医生估计就不缝了……”
刘煌龙自己就是手外科的,最懂手外科了。
普通的断肢再植术,需要的对肢体断面进行规整性修整,切除许多软组织之后,才予以缝合。
而毁损伤患者,难点就在于软组织面的处理。
毁损伤截肢术后的断指再植术,依然要面临的软组织面的毁损处理,截肢之后再缝合起来,难度比正常的组织缝合更要大许多。
这个时候,相对规则的血管和神经缝合难度,就远比软组织的缝合难度要小了。
毕竟,余下的软组织,缝合的时候,可能就是类似于软“肉片”的缝合了。
血管的残端,昨天就予以处理了。
神经的残端,依旧如是。
患者的股神经短缩后可以代偿,但坐骨神经面,貌似短缩得有点太厉害,可能需要二期处理。
……
方子业看了看刘煌龙和聂明贤的处理,通过毁损伤血管缝合术和神经缝合术的技术层面看二人的操作。
会发现,聂明贤的天赋,比刘煌龙要稍微高一丢丢,目前聂明贤的血管缝合术,已经有了点毁损伤血管缝合的风味儿。
而刘煌龙教授的神经缝合术,只带了一丢丢,一丝丝的相应理念。
两者的可塑性都很高,等到下一次缝合的时候,当面告诉他们到底该怎么纠正即可。
同样的,方子业也明白,刘煌龙的功力和造诣更深,所以就入局太深,想要‘弃掉’原有对神经缝合的理解,能有多难?
不同村之间的习俗和文化想要互相理解,都颇为不易,更何况是这样深度的缝合理念和微操的改变?
也就是没有成为本能,刘煌龙一直都保持着思考和质疑。
如果是一位‘执迷’的地级市医院主任,坚信自己所学的就是正理,坚信自己学到的操作技术就是王道,把所有的技术微操都往自己理解的方向靠。
那就别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