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第4/6页)

“郭局,谭政委刚才汇报的那个正负面清单制度,我们班子还没通过。我想,现在还不是执行的时候。”

“哦,还没通过啊。”郭局抬起头。

谭彦没说话,也没看廖樊,只温和地等郭局表态。

郭局知道,这是廖樊在反击,但更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他是来给谭彦拔份儿的,自然要送他“尚方宝剑”。

郭局笑了笑。“但我看了觉得很好。了解民警,才能与民警沟通,知道优点缺点,才能更好地关心关爱。只知道抓业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勇敢奉献的基础是忠诚和尽职。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人管好了,队伍才有战斗力。下一步,你们要以纪律整顿为切入点,建章立制,抓好落实,要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提升队伍的战斗力,让特警大队真正成为尖刀和铁拳。”他定了调。

每逢开会,男人们就会像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样,不一会儿就得嘬两口。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却没一个人去开窗通风,最后谭彦只得自己动手。他从始至终都把控着会议的节奏,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过程中郭局出去上厕所,谭彦就刻意放慢了语速,向楚冬阳汇报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把精彩和关键留在后面。廖樊处于被动状态,任凭谭彦牵着鼻子走。文人发起狠来,比武夫更可怕,他们工于心计,懂得取舍,明话暗说,借力使力。就算胳膊根儿再粗、战斗力再强,也比不过他们谈笑间让樯橹灰飞烟灭。廖樊这次算是彻底领教了。

最后,郭局给特警大队做出了明确指示:谭彦汇报的各项工作制度他都同意,正负面清单也可以着手落实。作为主管政工的一把手,谭彦承担着整顿纪律作风的重任,这些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型犯罪,对警队的要求不但要技术过硬,更要作风优良,重业务、轻思想的偏见必须废除。与会人员都听明白了,这是郭局给谭彦的“尚方宝剑”,他此次来调研的目的,就是来力挺谭彦的。

在会后,郭局又参观了利剑突击队的训练表演。临走的时候和廖樊、谭彦私聊,告诫他们要紧密团结在一起,一加一大于二。两人表面点头,装作无事。

郭局走后,特警大队班子又开了小会。拿到“尚方宝剑”的谭彦不再谦虚低调,再发言时,频频以“按照郭局指示”为开头,仿佛一切新建立的规章制度,都是郭局提出的。制度已经上墙两周,数据已经初见规模,谭彦在会上做了统计,列出了连续两周末位的民警。不出意料,王宝位列其中。谭彦以王宝祭旗,开始了第一轮的反攻倒算。如果王宝继续自由散漫,不遵守点名等规章制度,那他年底晋职晋升和立功受奖将会受到影响,能否代表大队参加全省比赛也成了未知数。王宝这下慌了。有郭局压着,廖樊也无能为力。大家这下都知道了谭彦的厉害,没人再敢拿他的话不当回事。

之后的几天,各项制度顺利落实。不但早点名的出勤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早退的情况也不见了踪迹。“德能勤绩廉”他全抓在手里,“人车酒秘网”也一个不落。但威立住了、地位稳固了,百合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百合觉得,谭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文人、作家,而是一个混迹职场的老油条。但谭彦知道,自己无须跟任何人解释,慈不掌兵、善不从警,管理者只能这么做。

他将百合抽调到纪律作风整顿小组专门负责内勤工作,和他一起找民警谈心。他不但没饶过王宝,反而加重了对他的惩罚。王宝彻底服了,在他的办公室里痛哭流涕,百合看不下去,借故出了门。王宝希望谭彦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为了参加比赛,他已经苦练了一年,磨破了几身作战服,为的就是能获得荣誉。谭彦反问王宝什么是荣誉,王宝答不上来,谭彦就告诉他,荣誉是百折不回的坚守,是义无反顾的冲锋,是勇者无惧的担当,是初心不改的忠诚。王宝听蒙了,谭彦又拿英雄陈飞举例,告诉他“所有为理想牺牲的人,都会化作璀璨的繁星,把世界照亮。他们生命的价值,就是真正的荣誉……”王宝深受教诲,痛定思痛。最后谭彦告诫王宝,不要因小失大,丢西瓜捡芝麻,人可以为荣誉付出一时,但真正能为之付出一世的只有信仰。王宝擦着眼泪走了,这么个铁骨硬汉,终于在谭彦面前低了头。谭彦的心里也不好受,都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自己不但打了王宝的脸,还揭了他的短。谭彦明白,所谓AB面、正负清单,不过是些扯淡的文字游戏。世界如此复杂,凡事怎会只有两面?遵守规矩的往往都是弱者,而强者去制定规矩,争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