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障壁(第4/6页)
“一切技术源自科学,一切来源于对宇宙规则的认知。当物理规则不一样了,文明绝大多数技术都会失效,越高级的技术失效得越厉害。规则,就是一个屏障。光速是屏障之一。可能这个太阳系的所有物理规则都是屏障,真空光速、普朗克常量、强相互作用的系数、弱相互作用的系数、重力常数、电子电量,可能所有的一切物理常数都是障壁!撞上规则障壁,再强大的科技都会作废。
“在我们认知的物理世界里,真空光速是每秒二十九点九八万公里,所以信息传递十的十三次方千米,也就是约一光年距离的话,最短需要一年时间。但在我们认知的物理世界以外呢?现在看来,也就是说在太阳系以外呢?
“太阳系以外的光速可能是这里光速的一千倍。在那种地方,一千‘光年’,也就是十的十六次方千米,可能只需要一年就能抵达。”
真空光速、普朗克常量、四种基本作用力基本常数等等,这些基本参数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规则,定义了物质的结构,也决定了各项数据在这个宇宙中所能达到的极限。
太阳系的物理规则正在改变。不!应该说,正在向不受保护的正常宇宙演进!按理说,宇宙规则的改变会让这个世界毁灭、重构,那为什么现在太阳系规则改变却没有毁灭一切呢?汪海成也不明白。或许是在某种精妙操纵下,改变的宇宙规则达成了新的平衡,从而避免了一切毁灭。如果是真的,这种远超人类知识的力量让他更为恐惧。
“如果强相互作用强一倍,我们就没有办法引爆核弹,中子和质子的束缚力我们无法解开。如果范德华力强一倍,我们连火药都打不燃,更准确地说,连火我们都点不燃。这才是我们这个育婴室无人前来的真相,没有高科技文明能在育婴室宇宙的规则下生存。”
“但是我们把规则变了。” 吴筱说这话的时候,两眼直勾勾盯着远方,虽然房间墙壁挡在她面前,却好像不存在一样。这时候她不像一个领导,只是一个被吓坏的普通人。
“这就是你说的构造体的真正目的:解除我们育婴室外面的规则障壁。”
这位今天才第一次见面的领导喃喃自语,呆立了几分钟时间,然后又想到了什么,“不对,不对。我们说的一切都是假设,而且还预设了宇宙就如同地球一样,充满了生命,所以才需要你说的规则障壁来保护我们。这不对啊,直到现在,我们也才发现两个疑似戴森云的星体,宇宙是荒芜的,而不是充满生命。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像保护区一样被保护着。”
“真的吗?”汪海成耸了耸肩,然后沉默着。
“哪里不对吗?”
“为什么我们会在收到构造体蓝图的同时发现两个戴森云,为什么不早不晚,为什么之前那几个天区检测过无数遍,都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丝信号?难道戴森云是一天建成的?”
“这个其实跟为什么当时天空每一个位置都能检测到60K黑体辐射信号是同一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想明白什么样的发射源会覆盖星空的每个角落,直到……”
汪海成双手隆成弧形,慢慢地合起来,合成一个球。
“我们的培养皿,我们的信号发射器,我们的外壳。外面进不来的规则障壁,让外面看不到我们的障壁,也让我们看不到外面的障壁。”
“你是说,太阳系外面这层外壳还改变了外面的信号,让我们看不到其他的文明存在?而宇宙中其实是遍布文明的,只是我们现在才看到?”
“很接近了。”汪海成深呼一口气,“我相信其实要简单得多,不是我们看不见别人,而是别人看不见我们。”
“隐身?”
“你知道构造体发育过程中,曾经‘消失’过吗?”
“我看过资料。我记得你提出过一个解释,构造体不是消失了,而是暗物质化了。”说到这里,吴筱沉默了。
“看不见,摸不到,没有电磁效应,有质量,有引力。”汪海成说,“这是我们定义的暗物质。我们一直认为暗物质是跟这些我们已经理解的基本结构不一样的,否则无法解释它为什么难以被观测,却有引力存在。”
“但是构造体告诉我们,也许暗物质只是普通物质的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但无法被发现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的物质跟暗物质是两根平行轨道,我们观测不到暗物质。但问题是,暗物质能观测到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