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恶魔(第4/6页)
“当时,这个行动被当作一次大的胜利。但因为两个案犯‘拒绝合作’,导致线索中断,基地组织招募美国飞行员的行动目的一直不明。2001年9月11日,十九名有飞行经验的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航班,其中七名是飞行员,剩下的在飞行学校进行过培训。”
郭远明白对方想说什么了,但没有任何反应。
端木汇继续说道:“如果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总能拿到。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就连怎么应对都不知道。这是你来我这里的第一课,我们不解决孤立案件,我们要解决可能发生的阴谋。”
“所以,你们现在知道了阴谋是什么。”郭远语带讥讽。
似乎没有听见郭远的话,端木汇走到中控台前,麻利地调出了资料档案,显示在屏幕上。档案上印着血红的“绝密”二字。
“2030年6月17日,德国格拉苏蒂镇,全镇蒸发。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二十公里半径内,留下一个半球形的洞,没有留下任何物质——注意,是任何物质都没留下,更别提活人。没有影像记录,完全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整个镇的蒸发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没有留下辐射残留,什么都没有。
“2030年11月,海南文昌新能源研究中心,在十五秒内被炸成废墟。爆炸产生的尘埃云悬浮在文昌上空长达半个月,这导致火箭发射中心也停止运转了半个月。到现在也不知道爆炸物是什么。”
端木汇随手点开的两场袭击的现场视频和照片虽然没有声音,但大屏幕上层叠的恐怖场面黑压压地涌过来,仍旧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端木汇平静的声音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事后没有任何组织声称负责。袭击行动的规律也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组织的情况。欧盟方面和我们交换了数据,交叉对比得到唯一的有效情报,就是这个男人在事发之前都在附近出现过。”
画面上出现了汪海成那张消瘦阴郁的脸。
“天文物理学家、汪海成汪副教授,”郭远接口说,他的声音透着冷冷的嘲讽,“就是档案里那个中科大少年班毕业,二十三岁博士出站,二十五岁升任副教授的人。突然放弃很有前途看星星的人生,跑去当恐怖分子。很有想法的小伙子。”
郭远倒是把卷宗读得很细致。
端木汇继续补充:“文昌的天网监控系统还收到了一句语焉不详的通话记录。”
“蜂后反应强烈,可以开始行动。”
“这就是我们之前得到的所有信息了。这些信息没办法构成一个合理的解释,部里花了大半年时间终于锁定了汪海成,最重要的不是抓到这个人,而是弄清楚这背后的缘由。”
郭远这才收起之前仿佛厌倦一切的表情,但嘴角带着的讥讽好像是天生的。“然后你们既没有得到解释,又发现成都可能也要从地图上消失了。”他摇摇头,“哎哟,我也是服气。”
“行动彻底失败,我们的线索全部中断。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首先全力保证成都的安全。”端木汇说这话时,盯着中央的沙盘,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一千多万人,如今因为自己的疏忽,可能遭遇恐怖的末日。想到这里,他脸色煞白。
“全力保证安全?为什么?如果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要找到汪海成背后组织的真相,我们应该观察他是否真的以成都为目标,以哪里为具体目标,打算怎么行动。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才对。”郭远说道。
端木汇一开始还以为郭远是在讥讽,但四目相对的瞬间,一阵恶寒就从脊柱往上爬了起来。这人的眼神清澈,没有一丝玩笑的意思。
他这时才真的理解“严重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含意,这不是某种残暴和恶意,这少年般面孔的家伙只是单纯地没有把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当作“人”。
“不,”刹那间端木汇心跳加速,“不不。我向上级申请调你协助的目的,是保证成都的安全!”
“可能吗?”郭远问,“怎么保证?有点想象力,我的长官大人。在这个年代,你给我一周时间准备,我有一万种办法毁掉一座城市。”
“你太夸张了吧?”端木汇说道。郭远阴恻恻地说:“夸张吗?好,我给你举例来看看。通过地铁合适的投送线路可以在半小时内向所有人员密集场所投送高爆、生化武器,这还是考虑安检的前提。给我二十辆汽车,在医院和学校引爆,就可以调走全城大半安保力量,创造防卫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