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7页)
大家都说,你一生去奋斗的东西,都是你向往的,是你不曾拥有的。
三福的目标就是那些房子,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她想过大福家要做成什么样,二福家要做成什么样,给张抗抗家现在的院子画过无数张改造图。她想象过无数个画面,大福二福甚至四福五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可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家是什么样的,一次也没有。
三福想到这里,就又开始陷入了沉寂中。
她的二哥何尝不是这样。
三福记得她小学时候的一句无意的话。
她说她喜欢画画,想去市里读初中,这样就可以上到美术课了。
可她不知道她当时的一句话,对二福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尽快二福后来几次三番的找她解释,他去读技校,只是单纯的不想念书,他不喜欢念书,他更喜欢自由自在的时光。
那时候的三福比二福要小很多,毕竟她还是小学生,就信了二福的话。可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二福也只有十三岁,一个刚满十三岁,还在上初二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想继续过校园生活呢。一边可以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一边由家里供着上学,不会有任何压力,而那时候的二福却毅然选择了技校,一个自打进了学校之后,双手就永远洗不干净的技校。
三福永远都记得二福跑到学校给她送钱的那一瞬间。
二福那深蓝色的工装上全都是洗不干净的油污,他却笑的像个孩子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来塞给三福,说那是他攒了很久的,三福的学费。
三福永远也忘不了,二福伸出手的那一瞬间,他指间黑色的油渍,和指甲里洗不掉的东西,都那么的触目惊心。
然而二福却是笑着的,他好像什么都看不到,只是很满足又很快乐。
三福毅然接下那笔钱,因为她知道,只有她收下了,她的二哥才会更开心。
也就从那次开始,二福每每都会给三福送钱来,有时候多一些,有时候少一些,直到二福工作了,每个月送来的钱就固定了。他还会时不时带三福去饭馆吃一顿,三福记得他总是只要一碗面,不舍得吃别的,却总劝三福多吃一点,又借口说自己在厂子里吃过了,撑的慌。
三福趴在桌子上,她一双眼睛出神的看着外面,外面的天空似乎都被雪花染白了,屋顶上树枝上,都堆满了白雪。她的思绪不停的往远方飘去,向过往散去,她又想起去偷偷看大福的那天。
自从和大福吵了一架,回去后的三福怎么想都难受,觉得大福既可怜又可恨,看着张抗抗寄来的东西,里面还有大福最喜欢的炸鱼,她捧着冰凉凉的透明罐子,看了几天后,又毅然提着去了大福学校。
可这次她却在学校门口就见到了大福。
大福抱着一兜的东西往外走,他走的比较急,步伐很快,好像是怕被别人看到一样。三福没有叫他,只是在后面跟着。
大福的学校门口往北不远处就有一个邮局,三福跟着他一直走到了邮局门口,眼看着大福转身就进了邮局,三福也跟了过去。
大福站在柜台外面,里面的工作人员问他要办什么。
大福就说寄东西。
寄东西是要查验的,那人站起来,隔着铁杆栏伸出手就去翻大福拿来的包袱。
大福解开了包袱,里面露出来的都是一些衣服。
那人粗略翻了翻,见都是衣服,就说:“这得缝好喽,你这样我不能给你寄。”
大福立刻说:“我知道,我就想着让你看完了,我就缝。”
那人点点头,指一下大厅里的桌椅,说:“去那缝吧,桌上有针线。”
三福就看见大福连忙抱起那些包袱就坐在了椅子上,他在桌上的铁盒里翻了一会儿,找到针线后就坐在那里缝了起来。
大福似乎不想让人看到他,背对大门坐着,所以三福根本看不到他的表情。
她只能看见大福低着头,弓着身子,坐在那里仔仔细细的缝着那个包袱。
三福也不知道她看了多久,一直等到大福把东西缝好了拿到柜台去寄,三福才注意到他身上那身单薄的蓝色外套和裤子。
三福只觉得心里绞着疼,她想跑过去问她大哥,为什么把自己搞的这么狼狈,为什么自己穿的那么寒酸还要给别人寄衣服,为什么要把自己仅有的几件冬衣都要寄走,他要寄给谁,谁那么重要,比他自己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