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对草台班子的担扰(第2/3页)

第二阶段则是春节前后,两座老厂进行产能扩张,初步形成一千万箱产能。

第三阶段就是明年六月之前,投资体量最大、占地规模逾三百亩的新工厂一期建成,形成总计高达五千万箱产能;最终产能也是以PET瓶装为主,放弃鸿惠堂草本凉茶在香港市场的易拉罐装。

市场营销策划书也是针对产能建设阶段的不同,分阶段拟定市场营销及市场推广开拓方案。

不过,不管前后几版策划书进行怎样的调整,其基础都是嘉乐科技的销售团队及初步成型的经销商体系。

嘉乐科技的爆雷,直接将这一基础给掀翻了。

萧良将几版策划书都大体翻看了一遍,看得出朱玮兴也没有自信到真以为单靠草本凉茶一款产品,明后年就能将五千万箱产能充分释放出来。

朱玮兴还是设想以PET瓶灌装生产线为基础,开发不同的饮料产品,形成一个相对丰富的产品矩阵,最终在内地市场站稳脚。

朱玮兴的能力与眼光不算差,但可惜心胸狭窄,太年轻太简单,太看重沈君鹏、孙仰军他们身后的光环,还是难成气候。

“喂!”

萧良朝院子里看去,不知道朱祎琳什么时候回来了,此时正贼头贼脑趴在墙头朝这边张望。

院子亮了灯,光线不强,却是朱祎琳的皮肤白皙光洁,五官精致的脸蛋在暗影里更显柔美。

萧良将策划书装进文件夹里,走到院子里,也拖了一张长凳到院墙边,将文件夹还给朱祎琳,说道:

“朱玮兴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就是低估了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内地经销商水平参差不齐的程度了,低估了经销商体系建设的难度,对嘉乐科技又寄以太高的期待了,受此挫折不冤。”

朱祎琳也不想谈以前的事,她刚刚参与鸿臣驻东洲管理人员的内部会议回来,有些沮丧的说道:

“你们这次分两期拿出两千万拆借资金,支持东洲保健品同业厂商渡过难关,给了朱玮兴很大的信心。他判断这两千万,对维持东洲整个行业上游供应商的信心会有很大帮助,认定鸿臣接管嘉乐科技的运营后,也能够维持住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的信心,为清理整顿嘉乐科技存在的问题,争取到时间。他对你设下的陷阱懵然无知!”

“你这么说,就对我不公平了啊,”

萧良瞅着朱祎琳发愁的小脸,笑道,

“我们的钱也不是打水漂得来的,这次拆借出去,说不定要损失三五百万。要不是怕形势进一步恶化会拖累我们,我们会为了坑朱玮兴一把,把这些钱拿出来?朱玮兴不管有没有信心,他都得咬牙撑下去,要不然他现在就会被朱玮益一脚踢到某个犄角旮旯去,从此之后再也不要想干预鸿臣的核心事务!别看他表面不吭声,但这一次他内心还是感激我的。”

“嘉乐科技现在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能出得清吗?”朱祎琳怀疑道。

萧良笑道:“如果合并时,将嘉乐科技的估值彻底清零计算,账面上至少还可以承受七八千万的亏损,应该也勉强够用吧。”

“就算将嘉乐科技的遗留问题出清了,仅一支谈不上多高质量的销售队伍,与一个支离破碎的经销商体系,怎么可能有能力消化明年年中建成的五千万箱产能?”

昨天萧良说出合作的提议,朱祎琳今天整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满心忧虑的说道,

“你们明年年中所形成的经销商网络,将覆盖华东、华南、华中十数个省市,也都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将五千万箱茶饮料产能都消化掉吧?朱玮兴的合并出清计划就算进行非常顺利,大概到明年年中,能勉强恢复江、浙、鲁三省及沪市的经销商网络,也就是跟你们的华东一区重合,但说到终端覆盖率、销售部门对多级经销体系的维持效率等关键指标,还是会被远远甩在后面,跟你们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朱祎琳现在不仅对鸿惠堂草本凉茶的未来没有信心,对她与萧良的合作也没有信心。

就算几家公司合并之后,鸿臣能占据主导权,但之前嘉乐科技留下来的草台班子隐患太大、太深,鸿臣又不能全部从香港抽调管理人员过来负责所有的工作(代价太高),朱祎琳不觉得,仅仅靠肖瑞这枚并没有太大话语权的棋子跟她配合,真就能发挥多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