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邓国公主得了mvp(第4/4页)
【可我们从政绩上而言,晋王的功劳大多在军事上,偏科严重,又容易上套,一开始就不是元泰帝心中的储君人选。】
晋王涨红了脸,这天幕,太伤人了!
【太孙呢?晋王是武,他就是文,被士人阶层所认可,可实打实能拿出来说的,实质性的功绩,却说不出个什么来。
便是《农桑志》,也是因为外行指导内行,一本农学巨作,险些一辈子不见天日,直到鹤仙住进东宫,发现了这本隐藏的宝藏,将周均这个作者给找到,询问他水平为何忽高忽低,书上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至此,周均这才拿出未修改版的《农桑志》,得到起用,鹤仙更是在弘德七年,为周均重启大司农一职】
游历至蜀地的周均从田间抬头,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大白牙,复又重新弯腰,与农人交谈。
既君父有德,那想来不会怪罪自己晚去一两年,他想,编纂到一半的农书,还能做得更好。
【再看鹤仙,在朝堂,与元泰帝配合默契,心甘情愿扮演白脸,与百官为敌,整肃朝堂,改善风气,震慑贪官,改善律法。
在民间,戏社,戏台班子,犹如别样的“采风官”,将民间故事搬上戏台,化作艺术,编纂戏剧经典《戏章》,民心在侧;又塑造青天大老爷版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既宣传了朝廷,又维系着与百官的平衡,以名誉匡正朝官。
若你是元泰帝,你会选谁?】
这还用选吗?这根本没得选啊!
“《戏章》?采风?是仿照《诗经》吗?”有学子大感兴趣,万不曾想,低贱的下九流行当,在宁王手中,竟变得如此风雅?
“名誉……”不少老臣细细琢磨这二字,发现,就是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二字,若能够有以自己为蓝本的戏曲传唱后世,他们能不愿吗?他们巴不得呢。
“太子殿下,擅长悄无声息的攻心啊……”方方面面,无论是对陛下,还是对他们这些臣子。
天幕这一期的视频也终于到了结尾,这一期的视频比之前的都长,内容也更多,更刺激,同样,后续要收尾的也多。
尤其是安王府二公子,晋王,和邓国公主,相互之间的斗争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他们不顾元泰帝的死活,但凡元泰帝真病了,保不准就真气死了,这怕是元泰帝哽在喉咙最深的一根刺了。
天幕结束,宫宴也顿时冷清了下来,元泰帝与太子北辰殿议事,两位公主没有选择立马出宫,而是去了邓国公主宫殿,宗亲该回家回家,老十带着两个弟弟去了文思殿,晋王楚王带着其余兄弟出宫去了安王府,一时之间,暗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