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幼因姐”(第3/3页)

一向在抓地下党方面没有过心慈手软的吕鹏,在此时却怀疑,杀杨开植的,有没有可能并不是来接应韩圭璋的所谓共党行动队?

吕鹏还亲自去了现场附近寻找潜在的目击者。

杨开植的车停在朝天宫东边的冶山附近,曾经香火旺盛的道场如今成了首都的贫民区。成片的棚户房从理论上来讲,的确符合一个想要躲避追捕的逃犯会选择的藏身之处。

并且,在吕鹏走访的过程中,也确实有人认出了照片里的杨开植。他在八月七日的傍晚来过这里找人,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个,是后来最早发现他尸体的保安队员。

两个队员战战兢兢,把这两天重复过无数遍的话,再次说给吕鹏听。

当时他们队里有人在设路障,有人去大小旅店盘查,而杨开植则带着他俩到贫民区搜索。人手当然是不够的,但是杨开植给每组的领头人都配了无线电通话设备,可以保证彼此在十几公里的范围内联络。然而当他们到了棚户区,才发现那里的无线电讯号很不稳定——这跟在国防部内负责后方调度的人所说相符,他们很早就没听到杨处长的声音了。

无线电设备被留在车里,杨开植和手下二人分头行动。那二人从东西两侧进入棚户区,但结果一无所获,回到原先的地点时,却迟迟等不到杨开植回来。一直到天黑,放在车里的无线电设备里传来其他人断断续续问处长下一步行动的声音,他们才觉得不妙,回过头去找,结果在一条两边都没有住家的小路上发现了已经中弹身亡的杨开植。

吕鹏觉得,杨开植是被一个他认为毫无威胁的人杀死的。

接下来,便是保密局发动对棚户区所有居民的登记调查,自然又爆发了一番官民冲突,甚至引起了市政部门的注意。市里的官员看不下去保密局粗暴野蛮的行事方式,终于提出抗议,一直反映到了高层,保密局长不得不叫停了吕鹏在这本就混乱的区域火上浇油的做法。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国领事馆的抗议也差点掀翻外交部的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