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入局(第3/3页)

“你说什么?”

“敌人是前线将士一发发子弹、一管管大炮击退的,不是后方传递分析几份谍报就能兵不血刃的。难道靠当间谍就能把日本人赶出我国领土吗?这种想法才是对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军人最大的亵渎。”

说这话时的任少白如何能想到,自己在多年后还真成为了一个间谍,面对的就是曾经告诉他谍报工作意义的老师。

此时此刻,李鹤林看着他,目光比从前还要深不见底,却有着一眼把别人看穿的能量。

“你到底还是来做谍报工作了。”

一瞬间,任少白觉得他另有所指,但是很快冷静了下来,稳了稳心神,说:“是,还是要跟您做谍报了。”

“那你记不记得,我们曾经讨论过它的意义?”

“我记得,老师您曾经说,谍报的意义不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传奇演义,不是真实的世界。”

当年的李鹤林其实就跟现在的任少白差不多的年龄,面对一个刺头学生挑衅似的发言,他一点都没有生气。

他对任少白说,没错,前线军人流血杀敌,是靠一场一场真枪实弹的战役战胜敌人。但关键、准确的谍报却能改变一场战役的走向,能在敌人看不见的地方影响战局,进而能决定整个战争会在三个月还是三年之后结束。这个,才是它的意义。

李鹤林当初这样讲,这么多年来,也一直这样相信着,并且知行合一,如今在情报厅任职,实践的也是同样的观点。

在戡乱检讨会的预备会议上,其他部门都在讲军心士气,但是他却直言不讳,两三年来,不是共党的战略更先进,也不是共党的士兵比他们的更不怕死,而是共党的情报工作做得比他们好。不过,情报战是长期作战,他有足够的耐心,也有已经开始进行的计划,要重新取得先机。

只是一叶障目,李鹤林与当年的学生面对面再次谈论谍报工作的意义,却看不见在另一个维度上,他们已经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

养蚕人在同一二零七重新取得联系时,传达给他的任务,是进入国防部核心部门。

任少白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他也相信了李鹤林所说的话,谍报是为了影响前线战局。但和老师的计划不同,他所想的全部,是让这场手足相残的内战,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