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7页)

李至中唯唯咯咯。

“咦,至中,你自硅谷回来,你怎幺看?”

至中说:“我到了,再见。”

他如释重负那样走出电梯。

这是他喜欢吴乃娟的原困吧,他与她一般回避热情的朋友,不爱闲聊。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一边,乃娟走近门口已经听见电话钤。

她仍然不徐不疾掏出门匙,丝毫不受影响。

乃娟深信有心要找你的人终归会找得到你。

是碧好,“回来了?”

“嗯,情况有点改变,看样子寡妇的家人会劝她-却旧人,重新开始。”

“乃娟,你自己呢?”

“我有何不妥?”

“婚姻专家无婚姻,卖花姑娘插竹叶。”

“我是辅导员,并非你说的专家。”

“那么,辅导自身。”

“你为何那么担心?碧好,你为人豁达,故此婚姻幸福,所以也鼓励友侪结婚。”

碧好妆奁丰厚,性格疏爽,负责家中主要开销,毫无怨言,连丈夫与前妻生的子女都由她斥资豪华地送到英国寄宿,那样看得开,当然有婚姻生活。她说下去:“老了,养猫,怀里抱着双目绿油油的畜牲,觉得-们比人更亲厚…”

乃娟没好气,“你有事吗?”

“对,马礼文说,他有个叫李至中的朋友——”

“免了,我不想陪客吃饭。”

碧好沉默。

乃娟挂上电话。

若不是自幼认识,碧好也早已放弃她了吧。

乃娟在十二岁那年夏季,曾经救过碧好。

那日碧好穿一件电光紫赛衣,那颜色夺目,所以乃娟看到她沉在池底,脸向下,像一只被人丢弃的洋娃娃。

是她把碧好自泳池底捞起,大声叫喊,惊动救生员,她立刻替同学做人工呼

吸,陪她到医院急救。

所以碧好一直感激她。

十年后碧好决定嫁给已经离婚两次,有一子一女的马礼文,乃娟摇头,“还是救得迟了,脑部缺氧,有毛病。”

碧好没有作出正碓选择,但是她对选择的态度正确,她出钱出力,与马礼文及其子女共享荣华,努力维持婚姻。

乃娟十分佩服她。

但是,她无意向她学习。

乃娟看了一会书,眼倦睡着。

开头,是漆黑一片血睡,然后,她做了一个绮梦。

一双强健的手臂自身后搂住她:

她转过身子,看着他,他朝她笑,浅褐色皮肤衬着雪白牙齿,她忍不住伸手指过去,轻轻划过他的嘴唇。

这时,乃娟醒了。

闹钟震天价响,她不得不起床梳洗。

修读心理学的乃娟当然明白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

上午,她开了一个沉闷冗长的行政会议,下午,她依约到中华女校去。

胡老师立刻迎出来。

“吴小姐,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

走进课堂,只见黑压压人头,四周围都是亮晶晶眼睛,鸦鹊无声。

乃娟简单介绍自己,时间宝贵,立刻纳入正轨。

她轻轻说:“你为甚幺要结婚?结婚,是两个完整的人成为伴侣,不是两人企图互相填补不足。

“在一段婚姻里,任何一方,都不可超支付出,需量力而为。

“还有一点,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婚礼上,不,你要计划的是婚姻本身,不是请多少人观礼吃饭,订哪一件礼服,拿多少聘金。”

乃娟声音温柔但肯定,娓娓道来,吸引全场。

她讲了几个实例,反问少女学生有其幺意见,得到热烈反应。

一小时过去,同学们没有离去意向,课室外站满人,连其它老师都来参加座谈,愿闻其详。

座谈会终于结束,胡老师大为兴奋,“以后得常常举行这种有益讲座。”

乃娟有点倦。

“我最赞成婚姻比婚礼重要部分。”

“一般年轻女性甚至以为婚姻即婚礼,只求婚礼成功,无暇顾及其它。”

“廿余岁结婚是太早了,心智尚未成熟,如何应付艰巨变化。”

“迟婚是好事。”

“但是-生育问题呢?”

“所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

“这又不公平了,四十岁做母亲,人讥老蚌生珠,四十岁做父亲又如何?”

“老当益壮。”

大家呵呵呵笑起来。